北京小遊第五頓美食,吃杭幫菜——外婆家。
在荟聚,逛完了山姆,準備去吃麻六記,五點開餐,我四點半去排号,看看門口這等位場面被吓退了。


先生去拿了個号,前有57桌!呵呵,這家麻六記面積不算大,吃到第57桌得幾個小時吧,果斷放棄。

所到之處皆人山人海,我們決定,哪個店沒有等位就吃哪個吧。
外婆家沒有等位的。

這個品牌有二十多年曆史了,主做新派杭幫菜,大多開在一線城市裡。
奈何石家莊的杭幫菜不算多,莊裡人對杭幫菜淮揚菜的接受度不高,出了名的就是個綠茶,吃着還差強人意。
外婆家沒有進駐石家莊,旗下是子品牌爐魚倒是來了。既然在北京遇到了,就嘗嘗吧。
中式傳統裝修風格,燈光昏暗,隻在餐桌上方用了射燈,過道狹窄蜿蜒,餐桌與餐桌之間間距小,桌子小椅子小,空間是省出來了,坐着挺不舒服的。

椅子是圓形的藤椅,不知是不是年久了,面凹凸不平,坐着還有些後仰。


冬天逛綜合體的共性:熱。
天太冷,出門時得多穿,而綜合體裡的中央空調溫度調的又高,穿着厚厚的羽絨服逛街,對身體真是個巨大的考驗,脫了吧,拿在手裡占地方,搭在胳膊上也熱。
整個綜合體的人都太多了, 所處的卡座空間又狹小逼仄,吃飯的時候身體疲憊又燥熱。
大家都說沒食欲了,點菜前去蘭芳園買了三杯港式奶茶去去燥。
這個奶茶後勁真大,我一個喝咖啡都不影響睡眠的人,喝這個當晚竟然失眠了,真是用熬的茶鹵做的啊。

椒麻天目三絲
這是個涼菜,用的金針菇、天目筍和莴筍絲,非常爽口。
冬天。綜合體内燥熱的環境裡,吃到這樣的菜,身體上舒服了很多。

外婆小牛肉:
看着像是一整盤牛肉,其實是牛肉和油炸過的杏鮑菇,醬香中帶着微甜,牛肉軟嫩,牙口不好的吃着也沒有壓力。


外婆炒蛋
裡面有雞蛋,蝦仁,木耳和韭黃。
很家常的一道菜,但是與家常菜相比,味道更清淡,火候更輕,雞蛋炒的嫩黃嫩黃的,有層次感。

糖醋裡脊
這個菜要打差評。
頭一次見把糖醋裡脊做成醬油色的,硬邦邦的,像複炸過好幾遍的。

西湖牛肉羹
平平無奇的酸辣湯,說是牛肉羹,隻在表面上撒了一些牛肉碎,唯一的優點是芡汁勾的好,薄厚适當,能讓食材能更好地懸浮其中。

片兒川
隻要一家店裡賣片兒川必定是杭幫菜無疑了。
片兒川可以理解為杭州面條,其澆頭主要由雪菜、筍片、瘦肉片組成。
這份片兒川的湯非常鮮美,回味有淡淡的蔥油味和微甜,很受小朋友歡迎。

總結一下:
逛荟聚逛的太熱了,加上晚飯吃的早,所以大家都不餓,點菜以清淡為主,三大三小消費了176元,這個價格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真能稱得上便宜了。

我們來的時候沒有等位的,六點多吃完,門口已經有等位的了。
外婆家當初依靠3塊錢的麻婆豆腐,引流和震撼用戶,自帶口碑傳播效果,提升了銷量,現在銷量上來了,三塊錢的麻婆豆腐也就沒有了。
這種連鎖店,一吃就能吃出來是中央廚房統一配送的,所以菜的水準參差不齊。
滿分是★★★的話,我給打★★,便宜,性價比高,能點出好吃的菜。
我是糖曉甜,分享美食,歡迎關注分享點贊哈~
利益披露:自己花錢自己吃,表達我的真實感受,與點評主體沒有利益關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