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叫做填倉節,這也是民間一個非常有紀念意義的節日,因為它預示着春節的尾聲。那麼關于填倉節的風俗也有很多,今天就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填倉節的風俗。
填倉節的風俗有哪些
1.水缸裝水
在北方或者南方地區,古代的時候農民家裡都會有水缸,那麼在填倉節的時候,一定要将水缸裝滿水,這樣不管生活用水還是農耕用水,都不會少了。把水填滿寓意着豐收的意思。
2.填滿糧倉
既然叫做填倉節,字面意思就是填滿糧倉。所以在填倉節的時候,很多農民都會去買上更多的糧食,然後回家擺滿倉庫,看着裝的慢慢的糧倉,寓意着新的一年能夠豐收。
3.收糧食擺宴席
民間有很多關于賣糧的商戶,那麼在填倉節這一天商家最好是能夠收到糧食。因為一些迫于生計的農民會在填倉這天賣糧食,所以商家收到糧食時候,為了感謝他們的付出,所以也會大擺宴席,請他們來吃飯。
4.農民屯糧不賣糧食
在民間也有填倉節這一天農民不能賣糧食的風俗,因為據說把糧食賣出去之後呢,有可能整個一年的收成就沒有那麼好了。所以到了那一天,一般隻要家庭生活過得去的農民家庭都不會賣糧食的
5.不借東西
據說在填倉節這天,任何人來借東西都是不能借給他的,否則的話就有可能錢财或者是莊稼的流失。所以到了填倉節這一天,無論誰走向自己的家裡來借東西的話,都不能借。
6.包餃子吃
在填倉節有些地區也會包餃子。本身餃子就是中華傳統面點,那麼在填倉節這樣一個節日裡面,大家也是通過包餃子一起慶祝填倉節的到來。
關于填倉節風俗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其實不同地區填倉節的風俗也有不同,有的地區還會吃煎餅,有的地區還會做一些祭祀的活動,或者是用碳灰或者灰灑在在場子上。對于填倉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大家可以多去了解一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