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喜歡吃筍的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大家吃鮮筍都是吃的清甜,而自己買回去炒,卻是苦的,甚至從此都不敢親自炒筍了?如果你也有這種苦惱,那就接着往下看,給你完整介紹炒筍小秘訣。
今天就以6月份的麻薯筍為例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從山林到下鍋的一個過程。
先随機找一片竹林,然後往今年剛長出來的嫩竹附近翻翻看,找到同根的竹筍,筍一般長在新竹旁邊而不會長在老竹旁邊。
剛出土的最佳
如果有找到一棵,那麼旁邊會長一群。
根系越發達長得越多
挖筍截取,保留未纖維化部分,口感最佳,我們是吃筍,不是吃竹子,纖維化的部分就留給熊貓吧。
竹筍剝殼
筍的殼比肉多,來之不易呀,這邊市場價一斤最高3塊5。
筍苦不苦,關鍵在這一步
将洗完的筍切條或者其他自己想要的形狀,再往鍋裡倒入清水,一定要清水!如果是熱水或者開水的話,筍往下焯的後果就是苦!!!
水燒開以後用涼水冷卻
筍入鍋燒開以後,可以煮到熟再撈出冷卻,我做法是直接用清水沖,或者清水浸泡,直到筍摸上去沒有餘溫即可,撈上來就可以直接炒菜上桌啦。也可以瀝幹再進行二次加工,比如腌制、曬幹,當然了,其他品種的筍也是一樣的處理方式。你學會了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