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示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共推薦115個項目,其中新入選項目42個、擴展項目73個。此次,河源新入選項目7個、擴展項目3個。
新入選項目有:河源市客家童謠、紫金縣鑄鐵技藝(紫金鐵鍋制作技藝)、河源市客家菜烹饪技藝、紫金縣椒醬制作技藝、連平縣作魚梁習俗、東源縣汶水塘捕魚節、東源縣上莞鎮新輪村追龍;
擴展項目包括:河源市和平縣采茶戲(和平采茶戲)、龍川縣貓頭獅(龍川貓頭獅制作技藝)、和平縣竹紙制作技藝(陽明紙制作技藝)。
鍊接
技術革新讓“非遺”紫金鐵鍋産業轉型升級
紫金鐵鍋的鑄造手藝傳承了600多年,受到工業化沖擊,紫金鐵鍋一度陷入沉寂,近年來,通過技術革新創新發展,紫金鐵鍋以受熱均勻、節能環保等特點重新走進大衆視野。
客家菜在粵菜系中獨樹一幟
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為廣東地區三大菜系,風味各具特色。鹽焗雞、客家釀豆腐、源城三黃雞、東源萬綠河鮮、龍川車田豆腐、和平全牛宴、紫金八刀湯……客家菜在粵菜系中獨樹一幟,獨特的飲食文化、奇巧的烹饪技巧,形成了一道道客家美食味覺風景線。
近年來,河源市推進實施“河源客家菜師傅”工程,推動“河源客家菜”師傅工程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把河源的優質綠色食材輸送到粵港澳大灣區,讓河源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茶罐子”。
舞龍川縣貓頭獅舞流傳年代久遠
貓頭獅又稱客家獅,因獬、豸,獅頭形狀似貓,流傳于客家人群中,是一種流傳年代比較久遠而且比較少見的漢族傳統獅舞。在宗族禮儀、神廟灘頭祭祀、拜年賀壽時,人們必會架起貓頭獅,戴上面具,閃展騰挪地舞獅。
廣東省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