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大腸杆菌與動物的關系

大腸杆菌與動物的關系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6 09:20:37

大腸杆菌與動物的關系(野生動物大腸杆菌病的檢疫方法)1

大腸杆菌是由緻病性大腸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類人獸共患傳染病,主要侵害幼齡動物,臨床以腹瀉、敗血症為主要症狀,還可引起各器官局部感染或中毒。

1、臨床檢疫

哺乳動物多呈急性或亞急性經過。有的病例呈急性敗血症和慢性經過。急性和亞急性病例在各種哺乳動物主要的臨床表現是急性腸炎。

貂、狐、貉等毛皮動物病初食欲減退,繼而完全廢絕,精神萎靡,體溫升至40℃以上,鼻鏡幹燥,呼吸急促,排混有未消化凝乳塊的粥狀糞便,之後轉為下痢,糞便中混有血液、粘液和泡沫,繼而變為水樣腹瀉,或呈煤焦油樣血便。有的伴發嘔吐或關節水腫。瀕死期體溫下降,一般2~3d死亡。神經系統受損時(腦炎型)表現興奮或沉郁,額部被毛蓬松,頭蓋骨異常突出,增大,有的痙攣、抽搐,或四肢呈遊泳狀亂蹬。後期精神遲鈍,角膜反射性降低,四肢不全麻痹,最後昏迷死亡。母獸妊娠期發病時精神沉郁或不安,食欲減退,發生流産和産死胎,或發生乳房炎。

貓科動物(如東北虎、華南虎、金錢豹和雪豹)患本病,開始排出紅褐色稀糞、混有小碎肉塊。後期糞便稀薄如水樣血便、惡臭,同樣伴有高熱、嘔吐,精神沉郁等全身症狀。有的仔獸主要表現臍部化膿感染,并有膿性分泌物從鼻腔排出。

大熊貓患本病表現體溫升高達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減退,鼻鏡幹燥。發生嘔吐,内容物酸臭或呈黃綠色液體。水樣腹瀉頻繁,一日數次,糞腥臭,深黑色,混有粘液。有的尿頻,為紅色如洗肉水樣,腹痛,身體常卷縮呈球形,卧而不動,腹部有間歇性抽動。糞尿常規檢查,潛血陽性。

大腸杆菌與動物的關系(野生動物大腸杆菌病的檢疫方法)2

鹿患本病精神沉郁,離群呆立或卧地,腹痛,病初食欲減退,飲水增多,排水樣稀便和膿血便,裡急後重;後期食欲廢絕,出現脫水症狀,體溫升高40℃以上,呼吸心跳加快,或喘息。仔鹿發病有的還出現神經症狀,表現驚恐,眼球突出,無目的地狂跑,有的頭頸歪斜,原地轉圈運動;有的站立前肢交叉,行走共濟失調。角膜混濁,可使粘膜發绀,最後衰竭死亡。

象患本病主要見于吃初乳的新生仔象或幼齡象。臨床表現病初體溫有時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絕食,數小時後發生腹瀉,排出粥樣或夾帶有血液腸粘膜的水樣稀便,腹痛,嚴重者很快發生脫水甚至死亡。

犀牛本病多見于人工飼養的幼齡牛。主要表現為腹瀉,次數頻繁,糞便稀薄帶有粘液和血液,腥臭,體溫升高,食欲下降,飲欲增加,精神萎靡,不願活動,逐漸消瘦,心跳呼吸加快,後期出現脫水及中毒症狀。

海狸鼠患本病主要表現下痢、精神沉郁、被毛松亂、食欲減退乃至廢絕、逐漸消瘦。此外還表現為關節腫脹,行走困難,後期出現呼吸困難等特殊症狀。

禽鳥患大腸杆菌病以敗血症、肉芽腫、輸卵管炎、卵黃性腹膜炎等病型為特征。大腸杆菌敗血症:多發生于幼齡雛鳥;最急性病例常無任何症狀而突然死亡;一般病鳥精神沉郁、羽松翅垂,冠暗紅,眼結膜發炎;食欲不振或廢絕;下痢,排黃白色或黃綠色稀糞;呼吸困難,可聽到呼吸羅音。大腸杆菌性輸卵管炎:多發生于産卵期,病鳥常呈慢性經過,主要症狀為産卵困難或喪失産卵能力。卵黃性腹膜炎主要發生于産卵期母鳥,主要表現為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廢絕;腹瀉,排洩物中含有粘性蛋白或蛋黃碎塊及凝塊,肛周圍污染有蛋白或蛋黃狀物。大腸杆菌性肉芽腫型病鳥生前除表現為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消瘦外,一般無特殊症狀。丹頂鹲大腸杆菌病多呈急性經過,精神高度沉郁,步态不穩,食欲廢絕,羽蓬松兩翅稍下垂,屈頸不揚頭,單腿直立,呆立在僻靜處。渴欲增加,大量飲水,糞便呈黃色、褐色、紅色,發病後多在次日死亡。

大腸杆菌與動物的關系(野生動物大腸杆菌病的檢疫方法)3

2、實驗室檢疫

常用的方法是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和緻病性實驗。

1.為保證确診結果的正确性,應選擇(最好是未經抗菌素治療的)典型病例在其瀕死期進行撲殺,或剛死亡的動物屍體,取小腸段内容物、肝、脾及心血等做病料,經塗片、鏡檢可疑後,接種于選擇培養基上,如伊紅美藍培養基(菌落呈紫黑色有金屬光澤)、麥康凱培養基(菌落呈紅色)和中國藍培養棊(菌落呈藍色)。挑取可疑菌落作純培養和生化試驗進行鑒定。

2.用因子血清作凝集試驗,确定血清型。

3.用動物試驗檢查分離菌的形态、培養性狀及緻病力。試驗動物最好與患病動物相同種類的動物,因有些對家畜、家禽沒有緻病性的大腸杆菌可能是某些種類野生動物的特殊緻病菌。

4.可試用家畜的ETEC菌株毒力因子的鑒定試驗,以證實其有粘着素和腸毒素兩類毒力因子。

作者:李依然 研究方向:AIV的緻病機理以及疫苗研發或腫瘤細胞表面幹擾素與腫瘤壞死因子載體的激活或誘導表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