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謝石測字秘訣

謝石測字秘訣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22:20:39

宋代段子:主人公是宋代著名術士,很多筆記小說都有關于他的記載,這種人在宋代有很多。他的“拆字術”雖然談的是字面含義,但他總能解讀出文字後面更豐富的信息和邏輯,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謝石測字秘訣(謝石拆字)1

【原文】

蜀人謝石,紹興八年來臨安,一時占驗尤異。文惠公方赴調,目擊兩事:

士人樊将仕妻失真珠冠,書失字,命厥夫持詣肆。石曰:“盛門姻戚豈有朱氏乎?”樊曰:“吾妻,朱女也。”“有第二十八者乎?”曰:“妻兄也”曰:“然則從此(明抄本多一“郎”字)”樊曰:“此人素持行檢,家資豐富,其肯為竊盜事?”曰:“不然,必因與之交關誤持去,其物固在,可得也。倘得之,當十千錢謝我。”

樊歸語妻,妻怒曰:“何為妄議!吾兄豈若人也!”詢之侍婢,雲:“數日前二十八舅到此,曾借物否?”婢雲:“但昨欲出谒,曾借帽子,既而不用就還,原未嘗開匣也,”謾啟視之,冠在帽下,蓋曩因曬帽,誤置其中,久而忘之矣。

同邸一選人病,書“申”字以問,中帶燥筆,石對之伸舌,但雲:“亦好。”客退,謂坐者雲:“丹田既燥,其人必死。”或曰:“應在幾日?”曰:“不過明日申時。”果然。

謝石測字秘訣(謝石拆字)2

【白話版】

四川人謝石在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來到都城臨安(今杭州),他的占蔔術尤為靈異。文惠公洪适那時正來臨安調官,他目擊了兩件謝石測字的靈驗事:

有位士人樊将仕的妻子丢失了真珠(即珍珠)冠,她寫了個“失”字,讓丈夫拿着去謝石的算命鋪子。謝石見到這個字就說:“你家的姻親或者妻子娘家這邊有沒有姓朱(與‘失’字相近)的?”樊将仕說:“我妻子就姓朱。”謝石再問:“有沒有叫第二十八(也與‘失’字相近)的?”樊将仕說:“我妻子的兄長正叫‘二十八’。”謝石說:“那東西你就管這位二十八要吧!”樊将仕說:“我這位妻兄平時行為很檢點,而且他家很有錢,怎麼可能幹出偷竊這種事?”謝石說:“如果不是他偷的,就一定是生活中打交道的時候誤拿走了,那東西還在,是能再拿到的。如果你們又得到了真珠冠,你得用十千錢感謝我。”

樊将仕回家跟妻子一說,妻子生氣地說道:“他怎麼随便瞎說?!我兄長怎麼會是那樣的人?!”妻子詢問家中女仆:“幾天前二十八舅來家裡,借沒借過東西?”女仆說:“二十八舅本來說昨天要出門訪友,所以過來借過帽子,但後來沒用上,就還回來了,當初借走的這個帽匣子也沒打開過。”朱氏随便打開帽匣子看看,見到真珠冠就在帽子下面,大概是之前因為曬帽子,朱氏把真珠冠誤放在收回的帽子裡了,時間一長就忘了。

還有一事,跟洪适同住一家旅店的另外一位調官的人病了,他寫了一個“申”字來到謝石的鋪子占算,這個“申”字中間寫的有燥筆(墨迹幹澀之處),謝石見到此字不禁伸出舌頭,隻說了兩個字:“亦好(也好)。”那官人離開後,謝石跟在座的人說:“這個人丹田已經幹燥了,他一定會死。”有人問:“哪天會死?”謝石說:“超不過明天申時(下午3-5點)。”結果真是這樣。

【祥宏點評】:謝石,宋代著名術士、異人;拆字,即現在所說的測字,占蔔術的一種;文惠公,洪邁的長兄洪适kuò(1117-1184年),字景伯,宋代著名的“鄱陽三洪”(包括洪遵、洪邁)之一,曾任右丞相,去世後谥号:文惠;赴調,或說調官,指官員前往吏部聽候遷調;将仕郎,從九品下,最低一級文官,《夷堅志》多個故事提到此官職通常是捐粟納錢“買”來的。這故事所說的樊将仕,看樣子是通過科考授官,因為故事說他為“士子”;真珠,宋代說法,即珍珠;厥jué夫,她的丈夫;第二十八,這是朱氏兄長在家族中的排行,也算他的名字;行檢,操行、品行;交關,結識、打交道;從“冠在帽下”一句可知,古人的“冠”與“帽”是不同的,“冠”側重于社會性,表明人的年齡、級别、禮儀。“帽”側重于功能性,戴在頭上保暖、遮陽等等。戴法不同,“帽”可理解為某種包頭的頭巾,比如《夷堅志》裡經常提到的“幞頭”、“一字巾”等,而戴冠,則是把頭發束起來盤在頭頂,用布巾包起來,戴上冠,用一個簪子橫插過頭發與冠,起到固定作用。秦漢以後,可以冠帽同戴,或者兩者功能合一;選人,唐代稱候補、候選的官員,後代沿用之。故事中的洪适和那位求蔔者都算選人;燥筆,中國書畫術語,指用筆含墨量甚少;顯然,謝石能夠看到字後面的信息。粗淺妄測,這是識神與元神更合一的狀态,從這故事可以看出:人跟人不僅不同,可能還會差出十萬八千裡。

謝石測字秘訣(謝石拆字)3

(文圖說明:原文電子版文字來自“中華文庫”-特别緻謝!再經中華書局版《夷堅志》校訂;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夷堅志》簡介:

宋代大文人洪邁編撰的《夷堅志》是中國古代志怪筆記小說的頂峰。它卷帙浩繁,包羅萬象,流傳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個宋代事件,是中華傳統文化最偉大的寶庫之一。

《夷堅志》的時空觀深契佛法、修證地圓融道家,與宋代文化領先世界的曆史地位相一緻。表面看,它是一本奇人、異事、神怪大全,本質上又是最真實細膩的宋代社會生活實錄,極具文獻價值。

宋代社會生活塑造了此後中國人的心靈格局,《夷堅志》仿若是中國人的心靈大海。人們平時沉浮其中,茫然不覺,一旦凝神靜思就會發現:

天下沒有新鮮事,一切盡在《夷堅志》

随手轉發,積功累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