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菜頭粿的有關知識

菜頭粿的有關知識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2 13:05:10

“粿”讀音:[guǒ],是潮汕地區一種非常具備地方特色的小吃。潮汕地區将用米粉、薯粉以及面粉等粉狀食材加工制作的食品,統稱為“粿”。仔細研究這個字,米字旁應該是它的部首,而“果”字應該隻起到聲旁的作用,和意義聯系不大。因此所謂的“粿”可能是潮汕先民獨創的一個字。潮汕先民大多是從中原南遷過來的客家人。在以前對禮儀非常重視的年代,祭祀祖先是一件大事,而按照北方的祭祀傳統,給祖先上供所用的點心、果品等是面粉制作的。潮州本地不産面粉,他們隻能使用米粉來制作相關的供品。由于是用米粉做的,因此他們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其稱為“粿”。

菜頭粿的有關知識(一般不認識粿這個字)1

也正是因為粿是在如此莊重的情況下誕生的,粿在潮汕地區的小吃領域占據的地位就非比尋常。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粿一直是潮汕地區祭神拜祖必備的祭品,它在祭品中的地位是僅次于豬牛羊這三個所謂“三牲”的供品的。不僅如此,在日常生活中,粿品也成了潮汕地區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除了充饑果腹之外,他們甚至把粿當成了治療疾病的一種食療品。他們稱之為“時令做時粿”“時令防時病”。意思就是說,在一定的節氣到來時,要提早做好某種粿品,預防要發生的疾病,在制作的粿品中加入一些符合藥理作用的、有預防治療節氣病的中草藥,采用科學的工藝加工烹制成可口的粿品。

比如麥粿,有利于養肝護體;菜頭粿,可以祛除邪氣、熱氣;紅曲粿,紅色粿皮以紅曲與大米粉為原料,紅曲是用粳米加入曲母經反複用水掬浸加工而成。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載:紅曲是谷類,性味甘溫。拌入紅曲粿皮食之有消食活血,健脾暖胃,散布髒腑經絡,殺山岚瘴氣。有治脾胃營血之功,得同氣相求之理。是冬春節氣時令粿食。值得一提的是,當今人們用非食用紅色染料做粿皮有毒,嚴重危害健康。

粿在潮汕人的生活中是如此重要,以至于經過長期的積澱,形成了本地異彩紛呈的粿文化。就以上面說到的祭祀為例,當它用于祭祀時,不是将其簡單地擺放在供桌上而已,不同的粿品寄托着人們不同的願景。

菜頭粿的有關知識(一般不認識粿這個字)2

用于祭祀的粿品一般會用桃型的模子,做出主題性的粿品。壽桃的外形象征着健康長壽的追求。白飯做成的桃形粿,用糯米做餡料,象征着五谷豐登好收成的美好追求。紅曲粿和發酵粿是祭祀時必須用到的兩種粿品。紅曲粿經過加工成為紅色,在潮汕人心目中,紅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發酵以後的粿品,會漲發膨大,潮汕人取一個“發”字的吉利音調,希望來年祖先保佑能夠家庭事業興旺發達。另外,如果發酵效果好,做出來的粿品就會裂開,那開裂的口子就像裂開的嘴一樣,狀如花兒盛開,潮汕人稱其為“笑”,這也是好的兆頭。粿品的制作從一個側面也能反應出潮汕人的某些特點,其中之一就是精細性。

菜頭粿的有關知識(一般不認識粿這個字)3

潮汕人千家萬戶都會制作粿,而粿又是經過很多年的實踐積累才形成如今的這種制作工藝的。因此要想取得大家的認可,絕非一日之功,必須認真掌握每一道工序,精工細作。比如上面提到的白飯粿,它使用的餡料非常簡單,就是米粉。首先不能直接使用米粉和面,而是要用清水先浸泡一晚上。原來,潮汕人在長期的使用中發現,現在使用機器磨出來的米粉發幹,沒有以往水磨磨出來的那種嫩滑的感覺,吃起來也就不會有黏度。

菜頭粿的有關知識(一般不認識粿這個字)4

再比如制作鼠曲粿。鼠曲粿的制作是取田埂野生的“鼠曲草” 熬成湯汁,調入豬油及糯米粉制成粿皮,包上豆沙或糯米、花生仁、蝦仁、豬肉調成的餡料,鹹甜随意,再用圓形或桃形印模壓印成形,放新鮮香蕉樹的葉子上面,然後上鍋蒸熟,這也是鼠曲粿不同于其他粿的一點。别小看放葉子這一道工序。通過這個細微的環節,就能看出潮汕人的精細之處。使用的葉子必須是香蕉或者芭蕉葉。這兩種葉子有一種天然的香氣,和鼠曲草的味道相互融合,形成一種獨特的氣味。沒有經過長時間的實踐,絕不會想起這樣的方法。

菜頭粿的有關知識(一般不認識粿這個字)5

甜粿好吃,但是卻非常耗費功夫,因為制作甜粿的米粉需要舂兩遍,再篩兩遍,米粉越細膩做出的粿越香甜。再蒸制時還要時刻關注時間以及鍋中水的分量,多一分少一分味道都大不相同。

小貼士:

從潮汕人做粿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不厭其煩的實踐改進的性情,在平凡的事物中盡情創造的機智聰明,也能看出他們對細緻美好生活的向往。

鼠曲草:菊科植物鼠曲草的全草。開花時采收,曬幹,去盡雜質,貯藏幹燥處。可祛痰,止咳,平喘,祛風濕。用于咳嗽、痰喘、風濕痹痛。

入選自《行走的筷子》一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