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魚也叫小黃花魚,為最常見的經濟實惠的品種,國内的沿海地區都盛産。如黃海,東海的小黃魚背面顯金黃色,而南海的還有另一個品種便是顯銀白色。銀白色的小黃花魚在海味媽的老家是最常見,價格也是比較地道,新鮮的一般是10元左右1斤。
家鄉的漁民喜歡曬魚幹以防不出海的時候食用。從我記事起,媽媽煎的小黃魚配上白粥是飯桌上最常見的一道菜。由于曬幹的小黃魚幹容易長時間保存,不像其他的品種容易受到空氣氧化而變黃。我試過放在冰箱急凍半年以上都能食用,這也是小黃魚幹含有很少的亞硝胺原故。
今天,海味媽選了較肥的五花肉,這樣更好的煎出豬油,再煎小黃魚的味道會更香一些。煎至泛黃的五花肉油香脆爽,煎至泛黃後的小黃魚也變得酥脆,再加入姜片除腥,芹菜提香,用料酒,蚝油,糖,雞精和少許的醬油調味,出鍋的金黃色的五花肉配上小黃魚幹,爸爸的酒杯不停的裝滿,吃得有滋有味。
每次爸爸勞作回來後,媽媽便會做他喜歡吃的小黃魚幹給他下酒,簡單的作法便是香煎,去了頭的酥脆,小黃魚,爸爸也舍不得一口一條,倒是輕咬一小口,再喝一口酒,勞作的辛苦也抛之腦後了。這也是兒時我常看到這麼溫馨的場景。現在回想,簡單生活其實也很幸福,主要家庭和睦。前幾天打電話回去,爸爸說他備了不少海鮮、鱿魚、沙尖魚、鲳魚、蝦等等。自然是少不了小黃魚幹了。等我過年回去,定會給爸爸做一道他最愛吃的小黃魚幹。
海味媽媽的做法:五花肉配芹菜香炒小黃魚---Recipe 食譜
- step 1 -
先用水清洗幹淨小黃魚幹備用
- step 2 -
切好厚為0.5厘米的五花肉和芹菜切段,姜切片,小辣椒切小圈備用
- step 3 -
開火熱鍋,倒入五花肉煎至泛黃,直到出油
- step 4 -
倒入備好的黃花魚幹,需要中火煎煎至泛黃。
- step5 -
放入姜片,小辣椒圈翻炒30秒,最後倒入芹菜段,倒蚝油,少許醬油,料酒,糖和雞精大火翻炒1分鐘即可。
營養價值:
小黃幹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可以保護心血管系統,預防高血壓。
烹饪方法:
适合煎或配芹菜,青椒等小炒。也可以糟小黃魚幹,這個相對較麻煩了些。
選購方法:
小魚幹要選曬得較幹的。有些商家為了增加重量,曬得隻有7成幹,這樣的魚幹不利于長時間保存。
溫馨提示:
由于使食用鹽腌制後再曬幹,食用時不宜放過多的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