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咖啡小芝士
一套被“小白化”的咖啡沖煮方法,任何人都能輕松拿捏,快試試吧!
對于普通的咖啡愛好者或者家庭咖啡愛好者來說,做一杯手沖咖啡是相對比較容易實現的咖啡沖泡方式,一個濾杯,一把手沖壺,一張濾紙,一個咖啡杯,就能沖一杯咖啡了。
但是上手簡單,把咖啡的味道沖到滿意,又是一道看不見的鴻溝,甚至有些朋友面對很多咖啡師分享的手沖手法五花八門,實在是有些上頭,越發的感到混亂。有沒有簡單一點的,容易理解而且容易記住的小白沖煮方法呢?
還真有!
這個方法的創始人是一位世界咖啡沖煮大賽的冠軍,名叫粕谷哲,他把這個手沖方法取名“四六沖煮法”,初衷是讓任何一個想喝手沖咖啡的人都能輕松沖出一杯好喝的手沖咖啡。
今天我們一起分享“四六沖煮法”:
這個方法原理把咖啡沖煮過程切割,然後通過調整每一部分來控制咖啡的風味。
把咖啡沖煮過程分成兩部分,也就是前段的4成,和後段的6成。把整個過程分5次注水。比如沖煮300毫升的咖啡液,分5次注水,即每次注水60毫升,前段2次,後段3次。
沖煮時間:包括悶蒸時間在内,一共需要2分25秒,分給每一次注水的時間為45秒。
研磨度:設定為粗研磨。
這些相當于“四六沖煮法”的默認設置,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減少每次調整的變量,相對來說就清晰明了了。
如何在沖煮過程中調整?
萃取咖啡時,酸是最先被萃取出來的 ,接着是甜味。
所以,如果想強化咖啡的酸,就把前段的第一次注水時間拉長,還是以300毫升為例,每次注水60毫升,想要咖啡酸一點,就把第一次注水量增加,如增加到70毫升,那麼第二次注水量就剩50毫升了,時間還是最多45秒。
如果想增加咖啡的甜度,就減少第一次的注水量,增加第二次的注水量。
以上是第一段4成的調整。
第二段6成平衡咖啡的醇厚度。
如果想要咖啡風味強烈一點,醇厚一點,以300毫升為例,就按照默認的3次注水,每次60毫升。
如果想要咖啡風味幹淨清透一點,就把原來的3次注水,改成2次注水。
也就是注水次數越多,咖啡風味越強烈,反之相反。
需要注意的幾點:
1、每次注水後,完全流完後,再進行下一次注水,所以最好每次注水時間控制在45秒内完成。
2、如果注水時,出現時間不夠,或者淹粉的狀況,就要适度調整注水力度。
3、以上隻是一個參考的“默認值”,實際操作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或者咖啡豆的特性,做出
前後左右的調整,在嘗試中找到自己的味道。
歡迎關注咖啡小芝士,陪你一起漲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