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内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端午安康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五節、天中節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民以食為天。在這樣的節日裡,當然少不了各種各樣的“限定”美食啦!今天就一起去看看,黃山人的端午節,都有着怎樣的美食文化呢?
徽州裹粽
徽州“十裡不同俗”,端午節吃的粽子也不一樣。歙縣南鄉是包白米粽,吃的時候沾上白糖。而休甯一帶則是吃灰汁粽,用草木灰水浸糯米,外用箬葉裹成四角長形煮熟,這種粽子含堿質,解油膩,宜冷食,易貯藏。
綠豆糕
綠豆糕甜粽兒香,端午味道綿又長。說起綠豆糕,很多人都會想起童年時期一層厚油紙包裹着的手工綠豆糕,一口咬下去,甜綿松軟、鮮香四溢,清甜的綠豆香氣在舌尖久久萦繞,回味無窮。
圖片來源網絡
徽州五黃
在徽州,端午這天還有吃“五黃”的習俗,分别是“黃瓜、黃鳝、黃魚、雄黃酒、鹹蛋黃”,據說吃了這五黃,整個夏天就可辟邪祛暑,一年都可平安健康。
鹹蛋黃
黃鳝
此外,徽州的母親們還會把蠶豆放在鍋裡幹炒,炒熟以後拌上雄黃,給孩子們當零食吃。
祁門面姜
面姜就是我們俗稱的“貓耳朵”,因為它形狀像貓的耳朵,是端午節祁門縣百姓家家戶戶必備的一道傳統點心。
這個習俗流傳下來已有數百年的曆史。薄脆香甜的面姜也成了在外祁門人“兒時的記憶”,承載着滿滿的端午思鄉之情。
靈山酒釀
靈山酒釀醇香撲鼻、香甜可口,僅僅用最簡單的工藝,便凝造出最清甜的初夏味道。
制作完成的酒釀裝碗出擔,一般是靈山自編的竹籃,最上面覆蓋一木制蓋子,蓋子當中一塊是玻璃,讓路人能直接看到一碗碗的酒釀。
蘇東坡曾集衆賢之句,賦詩一首:“形似玉梳白似壁,薄如蟬翼甜如蜜。難得世上一佳品,傳與後世莫走移。“用來形容靈山酒釀是再恰當不過了。
時令水果
在這個初夏時節,徽州的各類水果也悄悄被喚醒,仿佛不願錯過人間的又一佳節。
除了正當紅的三潭枇杷,徽州大地上還藏着許多驚喜。水蜜桃、黃桃、李子、藍莓、葡萄、楊梅、火龍果、西瓜......
徽州的山水與氣韻,醞釀出了衆多新鮮清甜的瓜果,似夏夜的微風,撫平每一位黃山人心中的褶皺。
這些美食推薦你get了嗎
徽州端午美食數不盡
一起放“粽”下
吃到滿足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