糁是臨沂的傳統名吃,也是臨沂人的早餐。無論是汗流浃背的夏季,還是寒風刺骨的冬天,臨沂大街小巷的糁館前都圍滿了喝糁的人。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糁讀shēn、sǎn兩種發音,意指谷類磨成的碎粒或米飯粒兒,但在臨沂你如果說喝shēn、喝sǎn去,就鬧笑話了,一看就不是資深食客。在臨沂方言中,糁字念sá,翹舌音,類似“啥”字的發音。走在街上左鄰右舍遇見了,一個笑嘻嘻地問:您幹什麼去?另一個大着嗓門答:喝糁(sá)去!糁還沒有進肚,底氣先有了。待要喝上一碗熱辣噴香的糁,渾身的力氣都使不完。
喝糁要在早上的八九點鐘之前,再晚就要等明天了。
我一般是在早晨的七點半鐘去喝糁。六點出門,先去離家不遠的沂蒙廣場跑上七八公裡,再溜達到平安路西頭的馮記清真糁館,這時段正是上班高峰,老遠就能看見糁館前的矮桌前圍滿了喝糁的人,一條人龍從糁館門前伸展到路邊,人多的時候,龍尾就拐了彎。
臨沂城有數十家這樣的糁館,門面不大,糁館也不需要裝修,在靠近門口的地方支一口半人高的大鍋,對面一個炸油條的攤子,門前空地上擺十幾張矮長條桌和數十個馬紮子,一個糁館就開張了。小本薄利,真正的老百姓的飲食。
喝糁最佳的搭配是油條、烤牌。我之所以選擇這一家糁館,就是因為他家的糁不僅味道好,種類多,而且有我最愛吃的烤牌。我17歲離開家鄉,數十年來走過很多城市,都沒有吃到我喜歡的烤牌。童年的味蕾記憶是連接故鄉的一根長線,無論你走多遠,隻要想起故鄉的美食,思念就如潮水般湧來。
終于排到了隊伍前面,一隻甕大的不鏽鋼鍋冒着白煙樣的熱氣,竈邊一張條桌上放着成摞的白瓷大碗和切好的熟牛、羊肉片和芫荽,竈台上擱着裝醬油、香油的調料瓶和雞蛋,老闆站在一個闆凳高的木台子上,一邊用長柄大勺往加好底料的大碗裡舀糁湯,一邊問排到跟前的人吃什麼。
糁有牛肉、羊肉、雞蛋等多種,價格也分三塊、五塊、十塊等不同。我要了一碗五塊的牛肉糁,老闆用食品夾夾起一捏肥少瘦多的牛肉,舀上糁湯,澆上香油,撒上芫荽遞給我。如果是夏天我會選擇在露天吃,今天不行,霧霾嚴重。我端了糁往裡走,找了一個位置坐下來。屋子裡也有幾條長桌,人太多,大家擠在一起吃,氣氛倒熱烈。
我斜對面一個小夥子一邊吞着滾燙的牛肉片,一邊噓着熱氣含混不清地說:“真不難吃,真不難吃。”我瞅了他一眼,問到底是難吃還是不難吃?小夥子一邊用筷子撈起牛肉片往嘴裡送,一邊笑哈哈地說不難吃啊,真好吃!中國話怎麼說都行。小夥子一口外地口音,我被他逗笑了。我右手邊一個臨沂口音的小夥子說,當然好吃,這是我們臨沂的名吃,從小我媽就給我做糁喝。看他倆說話的語氣,大概是臨沂小夥請客帶他來吃的。
糁是臨沂名吃,曆史悠久。早在春秋時代的名著《墨子非儒下》裡就有記載:“孔子窮于陳蔡,藜羹不糁”。《禮記·内則》裡記載更加詳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以為餌,煎之。”這裡所說的做法,與當今相差不大。小時候母親也會為我們做糁喝。把羊肉、羊骨頭放大鍋裡加蔥、姜、大料慢火煮湯,湯要煮的發白,奶一樣白;羊肉煮熟撈出來後涼透切片,湯裡加麥仁再煮,出鍋前撒上黑胡椒粉,用少許澱粉勾芡放進鍋裡攪勻,做成糁湯。吃的時候碗裡放羊肉片,盛上糁湯,澆上醬油、香油、醋,再撒點芫荽,喜歡吃辣的再放點辣椒油,一碗熱辣噴香的羊糁就做好了。過去喝糁,主要是指羊糁。所以臨沂人一般都說喝羊糁。後來牛肉糁、雞肉糁、雞蛋糁等加入進來,人們才改口說喝糁。
至于糁為什麼成為清真小吃,當地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傳說糁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飲品,後來被一對回民夫婦帶到臨沂來經營,從此便流傳開來。當初的糁叫做“肉糊”,乾隆下江南時途經臨沂想品嘗當地名吃,當地官員就把風味獨特的糁當做早餐獻了上來,乾隆第一次吃到這麼美味可口的早餐,就随口問了一句:“這是啥(糁)?”當地官員哪敢解釋,忙連連點頭應承:“這是糁,這是糁。”從此肉糊就叫做了糁。
也有一說糁和王羲之有關。傳說王羲之卧病在床,一對經常接受王羲之接濟的夫婦為報答王羲之,就把家中唯一的一隻老母雞殺了做湯,并在湯裡加了米和一些驅寒的中草藥。王羲之喝後病好了大半,一時興起,就随手提筆寫下了“米參”二字,意為米中人參,後來慢慢就演繹成了今天的糁。
傳說畢竟隻是傳說,今天誰也無法去證實,但糁卻作為一種傳統名吃流傳下來,不僅被山東省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目錄,還走向了全國各地,走上了一些高檔酒店的大雅之堂。在臨沂賓館餐廳裡,我看見有個參加會議的男人指着碗裡的糁對同伴說,這糁(shēn)蠻好喝的,你也來一點。
我本想告訴他這字念糁(sá)不念糁(shēn),但來者都是客,說多了不禮貌。但願以後的字典再版時能把糁(sá)這個方言收錄進去,也讓臨沂糁名揚天下。
壹點号 雲霞外書房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