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石家莊人認可的
特色美食?
安徽牛肉闆面!
如果你來到一所城市,發現每條街上至少有一家“安徽牛肉闆面”,那麼不用懷疑,這裡必定是河北省會石家莊。
沒錯,石家莊最特色的美食,就是安徽牛肉闆面。石家莊人不但不覺得尴尬,還會大方地拍着胸脯向你保證:絕對正宗!
石家莊人對闆面的愛,可以說是愛不釋手。攝影/吳學文
一聲“闆兒面”,流露出的是石家莊人最自然的情感。一聽便知,沒有幾十年的交情,很難叫出這種親切的意味。同時,來自安徽的闆面,也已經為石家莊人做出了許多改變。
闆面是石家莊人的日常美食。攝影/吳學文
安徽牛肉闆面
有着隻屬于石家莊的味道
石家莊恨不得用一個城市的空間,為安徽牛肉闆面代言。
十幾年前,當石家莊還隻有兩條環線的時候,安徽牛肉闆面店就超過2000家。而同時期,在全國風頭最盛的蘭州拉面,在石家莊也不過1000餘店。
石家莊的街頭巷尾,可知有多少安徽牛肉闆面店? 圖/視覺中國
2000多家是個什麼概念呢?這麼說吧,以石家莊的城市空間來看,基本已經不允許任意兩家闆面店距離太遠了。安徽牛肉闆面在石家莊的開店密度,好比台灣的便利店,過了這條街的店,便是那條街的店。這家闆面店的旁邊,可以再開一家闆面店,它的對面,也依然可以是闆面店。
安徽牛肉闆面這種瘋狂刷存在感的做法,在全國範圍内,或許隻有石家莊人能接受。
石家莊人為什麼這麼寵溺安徽牛肉闆面?還不是因為,它又便宜又好吃。
最正宗的闆面,一定要套個塑料袋。 圖/圖蟲·創意
曾經,不到3塊錢一碗的闆面,是并不富裕的石家莊人最實惠的一碗飯。每月隻有幾百元生活費的學生、收入有限的白領、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兄弟,既是石家莊市民的主力,也是安徽牛肉闆面最忠誠的粉絲。
這些勤勞樸實的建設者,很多都不是石家莊人。他們是來奮鬥的,不是來享受的。他們和石家莊一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舊到新。
想吃闆面?先排隊!圖/視覺中國
如今,漸露“國際莊”氣質的石家莊,關了一些蒼蠅館、街邊攤,安徽牛肉闆面的價格也漲到了八九塊錢一碗,但是它的粉絲基礎反而更大了。許多開着豪車的人,也會任性地奔赴聞名莊裡的五七路闆面,排在長長的隊伍後邊,等待一碗套着塑料袋的網紅闆面。
在石家莊,闆面一直都是平易近人的。 攝影/李青
在安徽牛肉闆面跟前,沒有貧富貴賤,小馬紮一坐,所有的石家莊人實現了衆生平等。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石家莊人對闆面其實并非一見鐘情。闆面來到石家莊後,和石家莊人經曆過一個磨合期,最終它改變了自己,換來了和石家莊人的相守。
所以,石家莊的安徽牛肉闆面,就有了隻屬于石家莊人的味道。
一碗石家莊闆面。攝影/吳學文
這種味道就是“牛”的味道。原來,石家莊人剛認識安徽闆面的時候,它是用羊肉的,這是安徽闆面原本的樣子。而石家莊人,不太能接受羊肉的膻味。更兼,羊肉的價格也是高高在上。雙方就這樣僵持着。最終,安徽闆面妥協了,它另尋新歡,和牛肉結成新的伴侶。從此,安徽闆面和牛肉攜手,在石家莊開疆拓土,成就了今天的安徽牛肉闆面。
正宗的牛肉闆面的味道,一直在石家莊。
在石家莊,闆面是牛肉的。 圖/圖蟲·創意
但不可否認,闆面是安徽的,準确地說,是屬于安徽北部的阜陽市太和縣的地方小吃。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阜陽人外出打工,他們沿着鐵路北上,其中的一些人選擇留在了石家莊。闆面就像藏在他們行李箱裡的精靈,默默地跟了過來。
石家莊舊火車站,也是太和闆面長途跋涉的目的地。 圖/視覺中國
石家莊是火車拉來的城市,闆面也算一種名副其實的“鐵路美食”了。
安徽牛肉闆面的正宗密碼
在石家莊人手裡
一碗安徽牛肉闆面到底正不正宗,這事得問石家莊人。
正宗的标準是什麼?石家莊人會告訴你,那就看湯底是不是正經。一鍋正經的湯,必須要符合“三高”的标準,高油、高辣、高鹽。
肉眼可見的油、鹹、辣! 攝影/吳學文
别嫌石家莊人口味重,鐵路城市的生猛你不懂。
“五官”端正的吃貨們,隻要打眼一看,鼻子一聳,就能鑒别個八九不離十。牛油是湯底高油的“罪魁禍首”,還有幾十種調料的味道,也是被牛油榨到一點不剩,才撈出來的。紅亮亮的湯色、滿屏的辣椒,也會迅速刺激眼部神經,給你的大腦傳遞“辣”的信息。
在牛油裡掙紮的調料們。 圖/B站賴皮猴
石家莊為什麼愛吃辣?這其實是個僞命題。應該問,人類為什麼愛吃辣?愛吃辣是不分國度的,隻要你的舌尖被它虐過,就很容易被它俘虜。
但,闆面之辣隻在湯底,卻不在辣椒。這個微微有些發黑,卻不失鮮紅底色的辣椒,盡可大膽地送到嘴裡,嚼它,品它,感受被它爆滿口腔的湯汁。
石家莊人處理辣椒是有講究的。有追求的老闆,一定選用兩種辣椒,先讓幹辣椒,在油鍋裡迅速貢獻出它的辣味,撈出,抛棄,然後加肉湯,再放新鮮的濕辣椒,給它充足的時間,讓她慢慢地交出自己的味道,和湯的味道做個交換。
每一枚辣椒都是爆汁高手。 攝影/吳學文
如果老闆給的辣椒少了,資深的安徽闆面吃貨,一定會跟老闆計較計較。
高鹽,俗稱鹹。石家莊人為安徽牛肉闆面代言,也給它帶了很多鹽。通常,一碗面的鹹,外地人是通過喝湯感覺到的,而石家莊,隻要吃一口面,就知道今天的鹽分估計又要攝取超标了。
你以為石家莊人會妥協嗎?不,石家莊人甯可就一口燒餅,也不肯少放一勺鹽。
闆面湯底裡的鹽,都跟不要錢似的。 圖/B站花兒為什yong
自古以來,盛産小麥的華北平原,對面那可是有要求的。正宗的安徽闆面,得硬氣。下鍋之前,它原本是一根根的棍子,闆面師傅先要使勁擀,然後一根根撿起來,疊在一起,掄起來在案闆上無情地摔打。不打不成面,便是石家莊人的闆面教育理念。
不然,闆面師傅緊實的肱二頭肌都是怎麼來的呢?
愛它,就狠狠地摔它! 圖/網絡
石家莊人不喜歡把闆面做細,闆面就是得寬大,也得有股屬于闆面獨特的味道。挑起一根,用鼻子聞一聞,可以聞到一股淡淡的堿味,沒錯,裡面摻了堿,還放了鹽。
怪不得它鹹,原來面裡還有鹽!
闆面裡的鹽,讓人防不勝防! 攝影/吳學文
說起來,正宗的牛肉闆面裡,牛油才是重點,牛肉的存在感卻并不強。石家莊人,很少是奔着吃那幾塊牛肉去的,隻要碗裡有那麼小小的幾粒,就得了。一碗面,八塊錢,伺候了你的嘴,管飽了你的胃,還要啥自行車?
牛肉多了,那還是老百姓消費得起的麼?
嫌營養不夠?有辦法,加鹵蛋呀,加丸子呀,加豆皮呀,加香腸呀,便宜到讓你恨不得鋪滿碗口。為了兼顧廉價與營養,石家莊的正宗安徽闆面,已經拿出了最大的誠意。
闆面搭配三兄弟:鹵蛋、丸子和豆皮。 圖/圖蟲·創意
安徽牛肉闆面
是石家莊人親口拉扯大的
怎麼就不能提了?
河北并非沒有特産,驢肉火燒、香河肉餅,都是可以叫闆蘭州拉面、沙縣小吃的地方美食。可是石家莊人,獨愛這一碗安徽牛肉闆面。
香河肉餅、驢肉火燒,都是石家莊傳統美食。 圖/圖蟲·創意
因為熱愛,給了石家莊人直面尴尬的勇氣。
石家莊人并不自信,但也不會自卑。作為一個新興城市,石家莊的心态是,凡事既來之,則使它安之。這是一個雙赢的選擇,安徽闆面延伸出了新的味道,石家莊人也拓展了自己的飲食空間。
過去的幾十年裡,石家莊從不會拒絕任何長途跋涉而來的人群,也并不排斥跟随他們而來的飲食習慣。石家莊是很多外地人的第二故鄉,自然也是很多外地食物的第二故鄉。安徽闆面,隻是其中之一。“國際莊”的含義裡,也有對于各地人的接納,對各地文化的包容與吸收。
火車拉來了石家莊! 圖/視覺中國
包容,讓石家莊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從一個小村莊迅速成長為一個煤鐵之城、紡織之城、醫藥之城。石家莊需要外地人的支援,那些纏繞穿而過的鐵路,曾不斷為石家莊輸送着新的血液,也帶來着新的希望。在鐵路的注視下,石家莊被按下了快進鍵,就像石家莊人對待這碗闆面一樣,迅速吸溜完,用最快的速度吃好、吃飽,然後去做自己該做的事。
文化包容:石家莊美術學院的歐派建築。 圖/視覺中國
在文化上缺乏存在感?那卻是急不得的。石家莊人最懂得活在當下。
傳統不是一成不變的,有傳統,則繼承傳統,發揚傳統;沒有傳統,就得靠當代人活生生地創造。200多年前,中國人還吃不上辣椒,今天已經自成一派的川菜、湘菜,那時連影子也還看不到。誰的飲食傳統,不是先借鑒了别人的,然後靠自己的踏實,一口一口吃出來的呢?
兼容并包,開創未來,高速建設發展中的石家莊。 圖/視覺中國
聞道有先後,石家莊人不急,不如拿出精力來,好好吃自己想吃的飯。吃上100年,不是自己的,也就很自然地成了自己的。
任何一種美食,都是風土、物産、人文交織的産物,牛肉闆面也是如此。它有安徽的印記,也有石家莊的印記,未來,它還會從石家莊走出去,和國際莊一樣,走到更遠的地方。
國際莊風采 圖/視覺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