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後遺症的康複治療
一般腦出血後,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腦組織破壞和腦功能障礙,雖經治療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常見腦出血後遺症有:偏癱、兩側癱、吞咽障礙、言語障礙與情感障礙等。
腦出血恢複期康複以功能訓練為主,根據患者癱瘓部位、情緒穩定性、病人的能力、活動程度和學習能力,制定個體化康複治療方案。
康複治療原則:
1、盡早進行,隻要生命體征平穩48小時後即可進行康複治療;
2、康複實質是“學習、鍛煉、再鍛煉、再學習”;
3、全面康複;
4、康複與治療并進;
5、重建正常運動模式;
6、重視心理因素;
7、預防再發;
8、堅持不懈。
運動治療
運動治療是腦卒中康複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據對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評定,及時制定、調整和執行治療方案,盡早讓患者重新回歸家庭和社會。
運動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①床上訓練
②坐位訓練
③站立訓練
④步行訓練
⑤輪椅訓練
物理治療和傳統康複治療
對運動和感覺障礙的肢體進行功能性電刺激,運用針刺療法和中醫推拿促醒、疏經通絡,改善腦部和肢體功能。
失語症康複治療
失語症是指由于高級神經中樞受損而産生的口語、文字表達和領悟能力障礙。失語症的形式取決于腦損害部位,一般分運動和感知兩類,針對失語症的不同分類,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
吞咽功能康複
吞咽困難是一種常見的由大腦中樞受損、肌病等引起的臨床症狀,表現為食物從口腔輸送到胃的過程發生障礙。通過吞咽治療儀的刺激促進受損神經複蘇,加強吞咽肌群的吞咽功能,同時采用間接訓練和直接訓練法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達到進食能力,療效明顯。
認知功能訓練
認知是由大腦執行的高級活動功能,包括感知覺、辨别、注意、記憶、學習、理解、推理和判斷等能力。大腦功能受損後往往表現為認知功能一方面或多方面障礙,通過認知障礙評估,制定個性化訓練方案,以作業療法和電腦輔助進行專門的認知訓練。
心理康複
腦卒中患者産生心理問題主要分為三期:
①心理休克期;
②心理沖突期;
③退讓或重新适應期。
為加快心理問題的轉歸,除了控制可幹預的危險因素外,應盡早介入心理治療,預防和治療腦卒中後抑郁、焦慮、癡呆等心理問題和精神、智能障礙。
中老年人是腦出血發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歲為最主要的發病年齡,腦出血發病突然,一定要及時治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文章: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康複醫學科 李衛琴
配圖: 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