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首先在于營養,沒有營養就沒有健康。營養是保證人體健康長壽的物質基礎,人體器官的功能和組織的正常代謝,依賴着必需營養。營養對疾病防治以及抗衰老的過程有着相當大的影響,尤其對人體晚年的健康狀況更是密切相關。營養良好的人能有效地延緩衰老,有些人60歲就表現出虛弱,行動不穩,容易疲勞,感覺遲鈍;而有些人,年過八旬仍像“年輕人”。因此,生理或功能的衰老程度,從某種意義上講取決于營養狀況,而不是年齡,也就是說好會長壽。
據調查,有相當一部分人,把主要精力放在事業上,對營養很不講究,吃飽就算,或者忙于應酬,天天雞鴨魚肉,山珍海味,高脂肪、高蛋白質飲食。結果營養失衡,會導緻肥胖、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以及腸癌、乳腺癌……還有一部分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人,讀了一點醫學科普文章,視膽固醇如虎,盲目地節制飲食,肉不吃、蛋不吃、無鱗的魚也不吃。殊不知,過分強調降低膽固醇水平,更容易誘發疾病,對健康也不利。
另外一部分人怕胖,片面地節制飲食,其實太瘦對人體的危害不比太胖少多少。科學的态度是:全面均衡适量營養,也就是說,樣樣都吃,不挑食,不偏食。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因此,合理膳食必須由多種食物組成,才能達到平衡膳食的目的。
溫馨提示:
調整膳食結構,要迅速将烹調用油量降下來,嚴格做到每人每天烹調用油控制在15克左右,不吃或少吃油炸、油爆食物。輕體力(包括腦力)勞動者,每人每天糧食攝入量不少于300克。蛋白質不能少,但也不能多,努力做到每人每天1瓶奶、1個蛋、50克豆及豆制品、魚和肉。蔬菜攝入量達到每人每天500克(含水果50~100克)。在一日三餐基礎上,每人每天還要額外補充一粒多維元素片,隻有這樣健康才有保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