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學認為,面色與脾相關,如青春痘、粉刺是由于脾濕熱偏盛;蝴蝶斑是肝郁脾虛所緻;面黃無光澤是脾虛氣血不能上承的表現。春天萬物升發,人體的脾功能也随之旺盛,因此,春季養顔以健脾舒血或舒肝健脾、活血通絡的食療最佳。
黃豆猴頭菇雞湯
雞肉250克,黃豆150克,猴頭菇200克,茯苓30克,紅棗适量,油鹽适量。将雞肉洗淨後切塊備用;黃豆先用清水浸泡,洗淨後備用;猴頭菇用溫開水浸泡軟後切成薄片備用;茯苓、紅棗(去核)分别洗淨;将上述的材料一起放進沙鍋内,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3個小時,以黃豆爛為度。可健脾、益氣、去濕。
棗蓮豬骨湯
豬脊骨1具,大棗150克,蓮子100克,木香3克,甘草10克。将豬脊骨洗淨砍碎,棗和蓮子去核去心,木香、甘草用紗布包好。同放沙鍋内,加水适量,文火炖煮3個小時,即可分頓食用。以喝湯為主,亦可吃肉、棗和蓮子,可常服食。補中益氣、補脾、養血。
燕窩冰糖粥
取燕窩3克,冰糖适量,煮至粥狀即可食用。若再加入5克甜杏仁同煮,其美容效果更好。燕窩冰糖粥有潤澤皮膚、補血養顔之功。
龍蓮雞蛋湯
龍眼肉15克,蓮子肉50克,雞蛋兩隻,生姜兩片,棗四枚,鹽少許。将雞蛋隔水蒸熟,去殼,用清水沖洗幹淨;龍眼肉、蓮子肉、生姜、棗分别用清水洗幹淨;蓮子肉去心,保留紅棕色蓮子衣;生姜去皮,切兩片;棗去核。瓦煲内放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放入以上材料,改用中火煲兩小時左右,加入鹽少許,即可食用。龍蓮雞蛋湯可甯心安神、養血潤膚。
百合紅棗銀杏羹
百合50克,紅棗10枚,白果50克,牛肉300克,生姜兩片,鹽少許。将新鮮牛肉用滾水洗幹淨之後,切薄片;白果去殼,用水浸去外層薄膜,再用清水洗淨;百合、紅棗和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幹淨;紅棗去核;生姜去皮,切兩片。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放入百合、紅棗、白果和生姜片,改用中火煲百合至将熟,加入牛肉,繼續煲至牛肉熟,即可放入鹽少許,盛出即食。百合紅棗銀杏羹有補血養陰、滋潤養顔、潤肺益氣、止喘、澀精的功效。
黃芪紅糖粥
黃芪30克,粳米100克,紅糖30克,陳皮6克。将黃芪洗淨切片,放入鍋中,加清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将粳米淘洗幹淨,與陳皮、紅糖放入鍋中,再倒入黃芪汁,加清水适量,煮至米爛熟即成。紅糖味甘甜,性溫潤,有潤心肺、和中助脾、緩肝氣、補血、破瘀之功效;黃芪味甘,性溫,有固表止汗、托瘡生機的作用;陳皮味辛、苦,性溫,有理氣健胃、燥濕化痰的作用。此粥有益氣養顔的功效,适用于氣血虛弱所緻顔面蒼白無華者。
大棗粥
取粳米60克,大棗10枚,将大棗加入粳米中,煮至粥爛棗熟即可。大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常吃大棗粥,可使人面色紅潤、神采煥發。
美容粥
白米100克,雞湯1200毫升,川芎3克,當歸10克,黃芪5克,紅花2克。将米淘洗幹淨,用清水浸泡;當歸、川芎、黃芪切成薄片,與紅花一起裝入小布袋中;将米及裝藥小布袋放入鍋内,加雞湯、适量水以大火煮開,小火煮稠,撈出布袋即成。本粥中加入補氣、補血、活血以古方四物湯為基礎的中藥,一日1~2次,趁溫熱時服用,對改善機體功能、增加女性面部皮膚滋潤、細嫩以及對預防和治療影響容貌美的疾病都有好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