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葡萄酒的功效與作用-葡萄酒如何保存?

葡萄酒的功效與作用-葡萄酒如何保存?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5-10 18:02:50

  葡萄酒内含有多種無機鹽,其中,鉀能保護心肌,維持心髒跳動;鈣能鎮定神經;鎂是心血管病的保護因子,缺鎂易引起冠狀動脈硬化。這三種元素是構成人體骨骼、肌肉的重要組成部分;錳有凝血和合成膽固醇、胰島素的作用。

  葡萄酒的功效與作用-葡萄酒如何保存?

  葡萄酒的功效與作用

  1、葡萄酒的營養作用

  葡萄酒是具有多種營養成分的高級飲料。适度飲用葡萄酒能直接對人體的神經系統産生作用,提高肌肉的張度。除此之外,葡萄酒中含有的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等,能直接被人體吸收。因此葡萄酒能對維持和調節人體的生理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尤其對身體虛弱、患有睡眠障礙者及老年人的效果更好。

  葡萄酒内含有多種無機鹽,其中,鉀能保護心肌,維持心髒跳動;鈣能鎮定神經;鎂是心血管病的保護因子,缺鎂易引起冠狀動脈硬化。這三種元素是構成人體骨骼、肌肉的重要組成部分;錳有凝血和合成膽固醇、胰島素的作用。

  2、葡萄酒對女性的特殊功效

  懂紅葡萄酒的女人,往往有絲綢滑過般的柔嫩肌膚。究其因,原來其最為女人喜歡的地方,在于美容養生的神奇功效。

  紅葡萄酒美容養顔、抗衰老功能源于酒中含量超強抗氧化劑,其中的SOD能中和身體所産生的自由基,保護細胞和器官免受氧化,免于斑點、皺紋、肌膚松弛,令肌膚恢複美白光澤。紅控們都親切地喚它作“可以喝的面膜”。

  葡萄酒的釀制方法

  紅葡萄酒的釀制與白葡萄酒類似,隻是在發酵時要讓葡萄果皮、果肉、果核在一起共同進行。持續發酵時間由幾天到三周不等,從而使葡萄酒得到酒味、香味和深紅的顔色。将葡萄皮分離出去,監視着它繼續在釀酒桶中發酵。直到裝瓶前,葡萄酒在橡木桶和釀酒罐中不斷的成熟。具體過程如下:

  第一、去梗,也就是把葡萄果粒從梳子狀的枝梗上取下來。因枝梗含有特别多的單甯酸,在酒液中有一股令人不快的味道。

  第二、壓榨果粒。釀制紅酒的時候,葡萄皮和葡萄肉是同時壓榨的,紅酒中所含的紅色色素,就是在壓榨葡萄皮的時候釋放出的。就因為這樣,所有紅酒的色澤才是紅的。

  第三、榨汁和發酵。經過榨汁後,就可得到釀酒的原料——葡萄汁。有了酒汁就可釀制好酒,葡萄酒是通過發酵作用得的産物。經過發酵,葡萄中所含的糖分會逐漸轉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在發酵過程中,糖分越來越少,而酒精度則越來越高。通過緩慢的發酵過程,可釀出口味芳香細緻的紅葡萄酒。

  葡萄酒如何保存

  1、酒瓶必需斜放、橫放或者倒立,使酒液與軟木塞接觸,以保持軟木塞濕潤;

  2、避免強光(包含陽光及強烈光線);

  3、理需的貯酒溫度是10-16℃,溫度越低成熟越慢;

  4、保存的适宜濕度最好的60%-80%,但濕度超過75%時酒标容易發黴;

  5、保存葡萄酒時需避免震動的傷害;

  6、保存葡萄酒時避免與異味、難聞的物品放在一起,以免葡萄酒吸入異味。

  葡萄酒怎麼喝

  1、看

  搖晃酒杯,觀察其緩緩流下的酒腳;再将杯子傾斜45度,觀察酒的顔色及液面邊緣(以在自然光線的狀态下最理想),這個步驟可判斷出酒的成熟度。一般而言,白葡萄酒在它年輕時是無色的,但随着陳年時間的增長,顔色會逐漸由淺黃并略帶綠色反光;到成熟的麥杆色、金黃色,最後變成金銅色。若變成金銅色時,則表示已經太老不适合飲用了。紅葡萄酒則相反,它的顔色會随着時間而逐漸變淡,年輕時是深紅帶紫,然後會漸漸轉為正紅或櫻桃紅,再轉為紅色偏橙紅或磚紅色,最後呈紅褐色。

  2、聞

  第一步是在杯中的酒面靜止狀态下,把鼻子探到杯内,聞到的香氣比較幽雅清淡,是葡萄酒中擴散最強的那一部分香氣。

  第二步是手捏玻璃杯柱,不停地順時針搖晃品酒杯,使葡萄酒在杯裡做圓周旋轉,酒液挂在玻璃杯壁上。這時,葡萄酒中的芳香物質,大都能揮發出來。停止搖晃後,第二次聞香,這時聞到的香氣更飽滿、更充沛、更濃郁,能夠比較真實、比較準确地反應葡萄酒的内在質量。

  3、嘗

  小酌一口,并以半漱口的方式,讓酒在嘴中充分與空氣混合且接觸到口中的所有部位;當你捕捉到紅葡萄酒的迷人香氣時,酒液在你口腔中是如珍珠般的圓滑緊密,如絲綢般的滑潤纏綿,讓你不忍棄之。此時可歸納、分析出單甯、甜度、酸度、圓潤度、成熟度。也可以将酒吞下,以感覺酒的終感及餘韻。

  4、吐

  好酒是需要知己的欣賞。如果想完美地了解她、欣賞她,有時就不得不舍棄一些,這就是鑒賞過程的最後一步:吐。當酒液在口腔中充分與味蕾接觸,舌頭感覺到她的酸、甜、苦味後,再将酒液吐出,此時要感受的就是酒在你口腔中的餘香和舌根餘味。餘香綿長、豐富,餘味悠長,就說明這是一款不錯的紅葡萄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