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9-11 13:12:25

  對于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人們一般了解的還是很少的,特别是烏梅的禁忌,這對于很多人來說是空白的,是沒有任何的了解的。因為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反正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是沒有吃過新鮮的烏梅的,有的隻是商店裡面真空包裝的烏梅,而這些烏梅都是經過處理過的,營養價值和新鮮的烏梅比起來差得很遠的。

  烏梅也是一種水果,子啊古代的時候,人們就開始食用烏梅。烏梅不僅可以單吃,而且也可以做菜入湯,可見烏梅的食用價值是非常高的。烏梅有一個作用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解渴的作用。下面就來說說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功效

  1、烏梅止渴

  烏梅的酸味可刺激唾液分泌,生津止渴。常用來治療口渴多飲的消渴(如糖尿病)以及熱病口渴、咽幹等。夏天可用烏梅煎湯作飲品,能去暑解渴。

  2、烏梅止咳

  烏梅酸澀收斂,能斂肺止咳而用于肺虛久咳少痰或幹咳無痰之症,常配半夏、杏仁等。但對實證要慎用。

  3、烏梅止瀉

  烏梅能澀腸止瀉痢,可用于脾虛久瀉、久痢或大腸滑瀉不止甚至脫肛不收。近年有人用《傷寒論》中的烏梅丸作基本方加減治療非特異性結腸炎,取得了明顯的療效。

  4、烏梅止痛

  一能安蛔止腹痛。蛔蟲得酸則伏,用烏梅配細辛、川椒、黃連、附子等可治療膽道或腸道蛔蟲引發的腹痛、嘔吐甚至四肢厥冷。二能活血止瘀痛。烏梅可軟化骨刺,改善血液循環,減輕水腫而療足跟痛。取烏梅200克,加水2000毫升煎40分鐘,過濾去渣,加食醋200毫升,待藥液溫度适宜時,浸泡足跟,每晚1次,每次1小時左右(藥液可重複加熱使用)。

  5、烏梅止血

  烏梅炒炭可療便血、崩漏屬虛證者。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可重用炒烏梅至30克配人參、茯苓、木瓜、赤石脂、禹餘糧等煎服;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所緻血尿、蛋白尿經久不消者,在辨證方中加入烏梅炭、蟬蛻各6~10克功效顯着,這與實驗證明烏梅可助腎小管上皮細胞增生,增強腎小管重吸收精微物質的能力等功能有關。

  作用:

  烏梅有增加食欲,促進消化, 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的作用;亦有顯着的整腸作用,促進腸蠕動,消除炎症;同時又有收縮腸壁的作用, 因而可以用于治療腹瀉.

  1、烏梅用于肺虛久咳。烏梅酸澀收斂,能斂肺止咳。适用於肺虛久咳少痰或乾咳無痰之症。常與罂嬰殼、杏仁等同用,如《世醫得效方》一服散。

  2、烏梅用于虛熱消渴。烏梅味酸生津,故有生津止渴之功。治虛熱消渴,可單用煎服,或與天花粉、麥冬、人叁等同用,如玉泉散。

  3、烏梅用於膽囊炎、膽結石。烏梅7 個,五味子、四川金錢草各 30 克,水煎服。

  4、烏梅用於雞眼、疣(魚鱗子)。烏梅250 克用水煮爛,去核後濃煎成膏,加适量食鹽、食醋調成稀糊,敷患處,每天一次。

  5、烏梅用于牛皮癬:烏梅500克,白糖少許。烏梅去核加水熬成膏狀,每日3次,每次9克。

  6、烏梅入藥屬酸澀收斂藥,一般用于脾虛久瀉、脫肛不收等症。

  宜食

  适宜虛熱口渴,胃呆食少,胃酸缺乏(包括萎縮性胃炎胃酸過少者) ,消化不良,慢性痢疾腸炎之人食用;适宜孕婦妊娠惡阻者食用;适宜膽道蛔蟲者食用。适宜夏季與砂糖煎水做成酸梅湯飲料以清涼解暑,生津止渴。《随息居飲食譜》:“梅,酸溫,溫膽生津,孕婦多嗜之。”《本草新編》:“烏梅止痢斷瘧,每有速效。”

  忌食

  感冒發熱,咳嗽多痰,胸膈痞悶之人忌食;菌痢、腸炎的初期忌食。婦女正常月經期以及懷孕婦人産前産後忌食之。

  所以,通過上面文章關于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的詳細介紹說明,這對于大家以後對烏梅的食用是有幫助的。有了上面的了解,以後大家才能在平時更好地食用烏梅了。雖然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很多,但是我們大家平時沒事的時候也不能吃太多,以免引起身體功能的紊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