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意識提高,人們對食用油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但如何使用食用油卻大有講究,因為不恰當地使用食用油,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害處。如何鑒别食用油的優劣?和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看看吧。
食用油用法上的講究
一、用量有講究
成年人每人每天攝取量以不超過25克為好。研究表明,25克的花生油,無論是從營養成分上,還是口味、色澤、味道等方面均可以滿足人們的各項需求。
二、品種有講究
營養學家認為,食用“配合油”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食用時以2份植物油同時添入1份動物油,求得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兩者的合理比例,這樣既可增加食物的美味,又不易導緻患病。由于日常膳食中還會攝入烹饪油等油類,因此每天攝入的總油量應有所控制。
三、用法有講究
炒、烤、蒸、煮、炖、焖等各具特色的烹饪方法豐富了我們的飲食生活,但是在各種烹調方式中,油炸、油煎等烹調方法容易引發食品安全問題。油脂過氧化物、雜環胺、苯并芘等都是食品油炸等烹調過程中形成的有害物質,其中大部分已經被證實是強緻癌物。
鑒别食用油優劣的方法
一般來說,食用油的感官鑒别可以從看、聞、嘗、問四個方面入手。
看:首先看透明度,符合國家标準的食用油應澄清透明,一般油品多呈淺黃色(芝麻小磨香油油色略深,橄榄油帶有淺綠色)。
聞:每種油品都有各自獨特固有的氣味,打開油桶蓋時就可聞到,也可以在手掌上滴一兩滴油,雙手合攏摩擦,發熱時聞其氣味。有異味的油,說明質量有問題。
嘗:用幹淨的筷子蘸取一點油滴在舌尖品嘗,口感帶酸味和焦苦味的油說明已發生酸敗,有異味的油
問:問商家的進貨渠道,必要時索看進貨發票或查看當地食品衛生監督部門抽樣檢測報告。
其實,不同的烹調方式,适宜選用油的種類也不同,想要吃得更健康,就要了解各種油的使用方法。
01、花生油
最适合炒菜的油
花生油所含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3∶4∶3,是均衡型植物油。壓榨生産的花生油香氣濃郁,其中維生素E和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保存較多。
健康吃法
适合一般炒菜,如烘烤、久煮、煸炒。盡量還是避免高溫油煎和油炸。
注意事項
花生油分為壓榨産品和溶劑浸提産品,前者更香,購買時,最好挑選大品牌、等級高的産品,這是因為,花生容易被黃曲黴毒素污染,且這種毒素容易溶于油脂,劣質花生油存在這方面風險。
02、大豆油
最不适合炒菜
大豆油的脂肪酸組成為亞油酸51.7%、油酸22.4%、亞麻酸6.7%和棕榈酸11.1%,由于亞油酸含量豐富,屬于高亞油酸型植物油,并富含維生素E。
大豆油為啥不适合炒菜?
有實驗對常見的四種食用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産生的油煙濃度和組成進行了研究。産生油煙濃度排名為:大豆油 >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
研究結果表明,在相同的烹調條件下,大豆油産生油煙的濃度及有害物種類和總濃度都明顯高于其他3種食用油,因此建議家庭在高溫烹調時盡量避免選擇大豆油。
健康吃法
植物油怕熱,最好隻用來低溫烹調,如做面點、煲湯及調餡。
03、橄榄油
最好涼拌
橄榄油被認為是迄今所發現的油脂中最适合人體營養的油脂。研究發現,橄榄油有助于預防高血壓,降低外圍血管疾病,改善大腦功能,有助于女性延年益壽。
健康吃法
最好是用橄榄油涼拌、烘培、嫩煎食物,避免油炸。如果是高級初榨橄榄油:最好隻用于涼拌或做湯。
注意事項
1、橄榄油“高溫敏感性”強,一旦油鍋起煙,就會産生煙霧及有害自由基,增加癌症、中風和白内障等疾病危險。
2、購買時優先選擇壓榨産品,質量更好。橄榄油摻假現象比較常見,選購時不要貪便宜。
04、菜籽油
可以日常炒菜
菜籽油就是我們俗稱的菜油,又叫香菜油。菜籽油中膽固醇含量極少,一般含有一定的種子磷脂,對血管、神經、大腦的發育十分重要。人體對菜籽油的吸收率高達99%,可調節血壓、血糖、血脂,增強免疫力。
注意事項
1、部分菜籽油中含有相對較高的芥酸,影響其營養價值。因此将炒菜鍋燒熱後倒入菜籽油,并多燒一段時間,讓部分芥酸揮發掉。
2、菜籽油開瓶後要盡快食用,放置過久,其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破壞,産生對人體不利的物質。好在菜籽油中還有豐富的維生素E,能增強抗氧化作用,使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免受氧化變質。但還是建議盡量買小瓶裝,買後盡快吃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