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準媽媽健康 教你如何識别真假碘鹽
準媽媽缺碘将影響胎兒腦發育,準媽媽對于碘需要量比普通女性更大。目前,廣東已研制出專供孕婦和哺乳婦女食用的碘鹽,鹽碘均值選用30毫克/千克的标準。孕婦碘鹽本月将正式面市,價格與普通碘鹽相同,市場零售價500克1.30元。
準媽媽缺碘對胎兒的三大影響
據估計,世界上有22億人生活在缺碘地區,130個國家存在碘缺乏病。如果在幼年嚴重缺碘,可引起嚴重的智力低下和發育障礙;成年人如果缺碘,可引起甲狀腺腫大;而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嚴重缺碘會增加流産率和死産率。準媽媽需要補充足夠的碘量,才能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
在懷孕期間,準媽媽的甲狀腺激素合成增加,腎髒碘排洩增加,以及胎兒碘需求增加,準媽媽的碘需要量比普通女性顯著增加。孕前和孕期有充足碘攝入的女性,可以保證甲狀腺内充足的碘儲備,能夠滿足懷孕期間甲狀腺激素需求的增加。但是,對于碘缺乏的女性,妊娠内環境改變,就會導緻甲狀腺激素的缺乏。
1、準媽媽缺碘增加流産及胎寶貝畸形、死胎的發生率
胎寶貝的生長,不僅依賴孕媽咪提供的甲狀腺素,在懷孕10周後,胎寶貝自身的甲狀腺也具有了利用碘來合成甲狀腺素的能力,以滿足自身生長的需要。孕媽咪缺碘嚴重胎寶貝就會生長停滞或出現異常,發生死胎、畸形,引起流産。
2、準媽媽缺碘胎寶貝的生長發育和智力水平直接受到影響
如果孕媽咪缺碘,那麼胎寶貝缺碘就更為嚴重,生長發育和智力水平會直接受到影響。有調查顯示,孕媽咪缺碘,寶貝出生後的身長、體重、頭圍均低于正常,女嬰所受的影響更為嚴重。
3、準媽媽缺碘導緻新生寶貝發生克汀病
當孕前和孕期碘攝入量低于25ug/d時,新生寶貝可出現智力低下、聾啞、性發育滞後、運動功能障礙、語言能力下降、其他生長發育障礙為特征的克汀病。
孕婦專用碘鹽新标準
中國營養學會對居民膳食中碘攝入量的規定是:4歲以下兒童每天推薦攝入90微克;18歲以上成人每天推薦攝入150微克,最大攝入量不能超過1000微克;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每天推薦攝入量為200微克。
據廣東省2011年監測結果顯示,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尿碘水平是147.8μg/L(适宜範圍是150~249μg/L),低于世衛組織等機構對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推薦碘供給量(200μg/d)。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缺碘,會對胎兒和嬰幼兒造成不可逆轉的智力損害。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除食用碘含量為30mg/kg的專用碘鹽外,還應該多攝入含碘豐富的食物(如紫菜等海産品),既适應她們在特殊時期攝鹽量少的特點,又能保證特殊時期充足的碘攝入量。
據專家推算,實行新鹽碘含量标準後,廣東省兒童尿碘整體水平可能會降至150μg/L附近,更加接近适宜範圍的中位值。
如何鑒别真假孕婦碘鹽?
一、看生産單位:據了解孕婦專用鹽将集中在廣州統一生産加工,再配送到各地。如果到時看到什麼湛江等其他地方産的,肯定是假的。
二、看顔色:精制碘鹽外觀色澤潔白;假冒碘鹽外觀淡黃色或暗黑色,不幹,易受潮。
三、聞味道:精制碘鹽手抓捏較松散,顆粒均勻,無臭味,鹹味純正,假碘鹽手捏成團,不易散,吃起來有苦澀味,聞起來有氨味。
四、聞氣味:精制碘鹽無氣味、更無臭味或其他異味。假碘鹽因摻有工業含碘廢渣,帶有硝酸铵等含铵物質,因而有氨味等氣味。
五、用口嘗:鹹味純正的是精制碘鹽,鹹中帶苦澀味的是假碘鹽。
六、顯色試驗:将鹽撒在切開的馬鈴薯切面上,如顯出藍色,是真碘鹽,如無藍色反應,則是非碘鹽。
最後,提醒廣大消費者,孕婦專用鹽将與其他種類的鹽一樣在所有商業銷售渠道都可買到,但一般商業超市會優先供應。為防止購買到假冒孕婦碘鹽,請選擇信任的大超市購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