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的請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都會引起胃疼的現象,經常有人會在吃完飯以後出現胃疼的情況,吃飯以後胃疼該怎麼辦呢?我想這一定是困擾着許多人的問題。下面的幾點内容詳細的為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跟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内容了解一下吃飯以後胃疼該怎麼辦。
凡以胃脘部經常發生疼痛為主的病證,稱為胃疼。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病,以及胃神經官能症等均以胃脘疼痛為主要表現。胃疼的食療方常用的有:
(1)老姜、紅糖,将生姜搗汁去渣,隔湯蒸10分沸,将紅糖溶入收膏,以4日服完,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溫中散寒。
(2)蜂蜜、紅糖适量、紅花。将紅花放在保溫杯中,沸水沖泡,蓋上蓋,經泡10分鐘後,随即調入蜂蜜、紅糖,趁熱飲服。
功效:和胃利腸、止痛祛瘍。
(3)幹姜、炙附子。将幹姜、炙附子共搗碎細,置淨器中,然後放入黃酒500毫升,密封,經7日後開取,去渣備用。每日飯前溫服1~2杯,日服3次。
功效:溫中散寒。
(4)幹姜、高良姜、花椒、粳米、紅糖。将幹姜切成片,與高良姜、花椒洗淨,共放入紗布代内盛裝,紮口。把淘洗淨的粳米和布代加清水同煮,30分鐘後取出姜袋,共煮成粥服食。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溫中止痛。
(5)佛手柑、粳米、冰糖少許。将佛手柑洗淨,煎煮,去渣留汁,再與淘洗淨的粳米,冰糖同煮成粥。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理氣止疼。
吃飯以後胃疼怎麼辦?讀了以上的文章内容,相信您已經有了基本了解。食療,藥物隻是輔助性的,不能根治,隻能應急,平時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要穿暖,不要受涼。吃飯要有規律,定時定量,形成固定的時間,形成條件反射,逐步恢複消化道功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