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雲南玉溪有哪些好吃的美食推薦

雲南玉溪有哪些好吃的美食推薦

美食 更新时间:2024-07-01 01:43:06

  雲南玉溪有哪些好吃的美食推薦呢?下面就詳細的給大家盤點盤點,有感興趣的可以看看,下面是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一定别錯過了呀。

  一、打卡地:紅塔區玉溪紅塔區是一座美食之都,米線、木瓜水、豆末湯圓、烤鴨等各色美食……從早到晚、從北到南,裹挾着麻、辣、甜、鹹、香的滋味挑動着味蕾,是名副其實的吃貨天堂。

  1、米線

  最能代表紅塔區風味的美食品種,就是米線。走在紅塔區的大街小巷,随處可見大大小小的米線店。說到米線,玉溪人對它的感情可謂十分深厚,不管是涼米線,還是鳝魚米線、小鍋米線。在玉溪,米線的種類很多,多到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米線節來顯示米線的重要。

  2、青松毛烤鴨

  紅塔區的傳統名吃“青松毛烤鴨”,近似于北方烤鴨,但又有自己的特點。因為用青松針葉曬幹扭成的“草團”為燃料燒成,因此被叫作“青松燒鴨”。青松針葉具有清香味,用它烤制的烤鴨香味撲鼻,熟透度适中,顔色金黃美觀。蘸上甜酸醬汁食用時口感更佳,也可以拌蔥而食,又是另一種風味。

  3、冰稀飯

  玉溪有名的冰稀飯是選用本地精選糯米煮成的稀飯,加入冰塊、紅糖稀、芝麻、紅棗、紅綠絲,還有玉溪本地特産蜜餞,有的店裡還會加上水果,攪拌後食用。糯米的柔軟加上配料的香甜,冰涼的感覺十分适合夏天吃,清涼解暑,老少皆宜,是玉溪人必備的祛暑甜點。

  二、打卡地:撫仙湖周邊撫仙湖畔的人們世代依水而居,澄江市、江川區的美食也獨具特色。銅鍋魚、洋芋焖飯兩大特色美食大概是每個到訪撫仙湖遊客的必吃。

  1、銅鍋魚

  銅鍋魚是湖邊漁民的家常菜。銅鍋輕巧,傳熱又快,漁民去湖邊“拿”魚,以三塊石頭做竈,再把銅鍋架在石頭上,舀清冷的湖水或泉水入鍋,将活蹦亂跳的魚放入鍋内,蓋上鍋蓋。随着水溫上升,魚兒頻頻用頭頂鍋蓋,之後就悄無聲息了。這時,放入蔥、姜、大蒜、火燒幹辣椒、薄荷,煮熟即可嘗鮮了。

  2、銅鍋洋芋飯

  洋芋焖飯是雲南很多地方的主食之一,撫仙湖漁民把銅鍋洋芋焖飯做成美食,後來被遊客發現,得以推廣。撫仙湖人用傳統的銅鍋焖煮,不僅保持了洋芋飯醇香可口,而且還增加了幾分獨有的清香。配上獨特的腌菜讓你品嘗到真正的營養、健康的撫仙湖洋芋焖飯。

  3、鲊馍肉

  成菜色澤金黃誘人,味濃香醇厚,肉質肥瘦分明,香氣四溢。鲊馍肉風味獨特,鮮香可口,是下飯佐酒佳肴。

  三、打卡地:江川區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江川區湖光秀美,星雲湖坐落其中,魚成為了江川人家餐桌上常見的美食。

  1、渎魚

  “渎”是江川當地的土話,即紅燒的意思。“渎魚”做法看似簡單,卻很考驗功夫。這道菜的精髓就在于魚的選擇,首選星雲湖中的鲫魚。當地的老師傅突破傳統,用的僅是醬油、糊辣椒、精鹽、蔥、姜、蒜等簡單的調料,嚴格遵循用料比例,加上适宜的火候,将魚燒至入味,汁少即成。

  2、鹽水魚

  江川人做魚的方法頗為講究,極為注重“鮮香”二字,就鹽水魚來說,看上去似乎和用辣椒腌漬曬幹的鹹魚差不多,做法卻為江川獨有。但凡吃上一口,既有腌魚的香辣味,又有活魚的鮮甜味,且肉質細膩,總能驚豔人的味蕾,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3、三道菜

  “三道菜”其實就是魚、羊、雞的三種吃法。“三道菜”吸取了民間(魚、羊、雞)各種做法的精華,“魚”以酸辣為主,成品酸辣魚,酸得舒心,辣得可口;“羊”則以清湯羊肉合着蘸水而食,蘸水配料獨創,鮮、辣、麻等盡在其中,使人食欲大增;“雞”則采用幾種名貴藥材配制後與雞清炖而成,苦、涼、甜有機地融在一起,回味無窮。

  四、打卡地:澄江市1、扒豬腳

  扒豬腳是澄江比較誘人的一道地方菜,肥而不膩,口感爽滑。一碗扒豬腳,既補葷解饞又爽口。扒豬腳做法極簡單,就是把豬小腿在鍋中煮到扒爛,撈到碗中,略加湯汁,灑上芫茜和幹糊辣椒面即可。烀扒的豬腳,講個扒而不爛,離骨即可。不扒,難入口;太爛,沒有品相。好的扒豬腳,腳面的皮肉入口即化,而軟骨蹄筋則略有彈性。

  2、藕系列美食

  說起澄江,自然會想到蓮藕,澄江縣地處滇中高原,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生态環境優異,種植之荷藕,隻開花不結蓮蓬,地下莖長得粗大肥壯。絕大多數地方的藕隻生七個孔,但澄江本地藕則比其他品種藕多生了一個孔,稱為“七孔八眼”。而藕在澄江,也被制作成了藕粉、藕火鍋等各式佳肴。

  3、魏氏豌豆粉

  魏氏豌豆粉起于清代乾隆年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魏氏豌豆粉用料講究,用幹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泡發後,摻水磨成漿,經過濾、熬煮成糊,冷卻後凝結而成。質地細膩滑嫩,色澤姜黃,口感有豌豆的特殊芳香,經刀工成形後烹調可熱吃或涼吃。同時佐料也很重要,配上本地用酸梨釀造出的醋是必不可少的。普遍采用的佐料有:清醬(鹹甜各半)、菜油辣椒、芝麻油、花椒油、梨醋(加入适量紅糖)、白甜醬、蒜泥、姜泥等。

  五、打卡地:通海縣1、蔥花餅

  一種中國式的煎餅,也是通海特色小吃之一。提前用面粉、精鹽、油、溫水将面和好,需要發酵一下。餡料有豬肉碎、蔥花、藠頭,餡料可以自由選擇,在平鍋上煎至兩面金黃即可。每天中午開始,南街上的蔥花餅排了長長的隊伍,很多人慕名前來品嘗。

  2、甜白酒

  甜白酒是通海本地人逢年過節必備美食之一,猶以曲陀關所産的最為著名。用糯米、馬刨井的泉水釀制而成,白色純甜、還有濃郁的酒香味。如今,甜白酒行業已發展成為通海縣的旅遊産業,很受遊客歡迎,是到通海必買的旅遊商品之一。

  3、銅炊鍋

  煮炊鍋,高湯的熬制、菜品的碼放,都是有講究的。将土雞、排骨、老鴨一起煮,湯中除放食鹽外,不加雞精、味精等調料,這樣的湯喝起來十分鮮甜,原汁原味。湯煮沸後往鍋裡依次加入肉類,如雞塊、排骨、酥肉等,待煮出香味後,再把小瓜、毛芋頭、闆栗、白菜、茴香結依次放入,最後放三線肉片、臭豆腐、豆腐圓子,一層層碼起來,葷素搭配合理,大概20多分鐘後,炊鍋就可以擡上餐桌了。

  六、打卡地:華甯縣1、小黑藥蒸肉

  小黑藥蒸肉是華甯很有名氣的美食,“小黑藥”是雲南民間的俗稱,其學名為“顯脈旋覆花”,别名“威靈仙”,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小黑藥是一種藥食兩用,純生态,無污染,老少皆宜的天然食品。小黑藥蒸肉餅、蒸雞蛋、炒飯、炖雞都是非常美味的食物。

  2、豆湯米線

  豆湯米線對華甯人來說,是一種特殊的存在,每個醒來的清晨,一碗香濃的豆湯米線足以喚醒新的一天。用精選的豌豆配上各種香料,經過炒制、研磨、取粉等幾道工序,便可以得到一份香氣四溢的豆湯面粉。食用時,隻需取适量的豆湯面粉加入筒骨湯或雞湯中加以調制,再配上雲南人鐘愛的米線,加上簡單的酸菜、芫茜等調料,一碗美味的豆湯米線就完成了。

  七、打卡地:易門縣1、羊全席

  易門人食用羊肉的曆史可追溯到彜族先民時期,彜族人民喜養羊食羊,除在祭祀時宰殺外,日常紅白喜事也大多殺羊飨客,羊肉的普及與此大有關系。易門的羊肉取材自本地黑山羊,無北方綿羊的腥膻,口感香嫩,自成一格。

  八、打卡地:峨山縣1、小街舂菜

  峨山舂菜的品類多樣,舂肉、舂魚、舂豆、舂菌子、舂蔬菜……“舂”無處不在,看似粗犷幹脆的動作,卻暗含着細膩柔韌的技巧。在峨山,無人不曉的舂菜莫過于舂雞,而峨山舂雞又以小街鎮最為出名。舂雞因加入了峨山本地大香椿籽面、花生等調料,味道獨特,麻、辣、香等味漸漸融入清甜雞肉之中,吃起來麻辣爽口。

  2、化念烤鵝

  峨山化念鎮以盛産大鵝著稱,鵝食青草,放牧四野,因此這裡出産的大鵝體态肥碩,肉質細膩,口感醇厚鮮香。生活在化念壩子裡的人們祖祖輩輩都愛吃烤鵝,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烤鵝用的土竈,每到節慶或辦喜事,烤鵝就成了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

  九、打卡地:新平縣1、戛灑湯鍋

  “不到戛灑,枉到新平;不吃湯鍋,枉到戛灑”。在戛灑,常聽到當地人這樣向客人推介他們的傳統美食湯鍋。戛灑湯鍋“牛全席”,必不可少的有湯鍋、麻辣牛血、腌生肉、火烤幹巴絲、幹黃鳝、腌鴨蛋、花米飯,再配上當地新鮮青嫩的山茅野菜,甜菜、芭蕉花、棠梨花、攀枝花等,紅紅綠綠擺滿一桌,風味主打酸、辣。

  2、耀南火腿

  耀南地處新平縣哀牢山中段,海拔1960米,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和自然優勢,耀南火腿選用本地土豬,飼養周期為兩年。宰殺後用後腿肉,以鹽腌制15~20天,水壓幹,再置陰涼、幹燥、通風的農家火房樓上煙熏3個月即成。火腿切開呈玫瑰色,肉質滋嫩、清香味濃,皮酥脆,肥肉入口即化。

  十、打卡地:元江縣1、窪垤臭豆腐

  窪垤原生态臭豆腐,完全以原生态高海拔黃豆為原料,經過農家傳統石磨、酸漿純釀,放置于松毛或稻草等三至四天自然氧化而成,可以燒烤、爆炒、油炸、蒸炖等,加之獨特作料,真可謂“又臭又香”,讓人“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

  2、彎根

  彎根是一種水生芋科植物,多産于元江熱壩區,花、莖、根均可食用,可炒、煮、炖、腌等,其味甜美,但最有名的是腌制的彎根酸菜,彎根酸菜的加工可分為幹腌法和水腌法兩種。過去多采用幹腌法,其保管時間較長,但近年來因需求量大,大都采用水腌法,也稱暴腌法。取其根部洗淨,經過最費工的去皮工序後,加入鹽、辣椒、花椒,揉勻便可入罐密封。因其水分較多,發酵較快,腌三四天就可食用,盛在盤子裡彎彎曲曲、色澤鮮豔,味道酸辣爽口,深受吃貨喜愛,是元江傣族人的傳統美食,待客必不可少的佐餐佳肴。如今,彎根酸菜以其自然生态、風味奇特,揚名省内外,成為外地遊客喜歡帶走的元江特産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