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地方特色的文化一大部分是有地方美食組成的,當我們去别的城市旅遊一是去當地的景點,二就是品嘗當地的美食了,這是領略不同城市面貌最快的方法了,而中國的小吃文化大全一定能滿足你對食物的需求。今天就推薦來自北京的美食墩饽饽。
墩饽饽
饽饽是北京人對面制點心等食品的一種叫法。有客人來家要擺饽饽招待,因此老北京糕點店也稱饽饽鋪。饽饽一詞明代楊慎的《升庵外集》中說:“北京人呼波波,南人訛為磨磨。”波同饽音,可見饽饽在明代就有。清代以後的宮廷禦膳房專門設有饽饽局,專為皇室做點心,北京城内的饽饽鋪專營滿族糕點。
墩饽饽是面食制品的一種,但它不屬饽饽的糕點,而是北京小吃的一個品種。除墩饽饽外,稱饽饽的種類很多,如硬面饽饽。墩饽饽顔色白黃,味道甜潤,質地松軟且富有彈性,耐嚼有味。墩饽饽宜涼吃,所以烤熟後要晾涼,最好放在木箱中悶軟。
将老酵、白糖、堿面與涼水一起攪成稀糊狀,再放入糖桂花攪勻,倒入面粉和成面團,蓋上濕布饧10分鐘;将面團放在案闆上,取一塊面團,用手反複按揉至面團光潤時,搓成直徑約一寸五分的圓條,刷上花生油,摘劑;用手将面按成中間略薄、周圍稍厚的圓餅,放在餅铛上用微火烙至兩面都呈微黃色後,放入烤爐中烤,直到圓餅暄起并呈白黃色時即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