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是中國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它有着自己獨特的制作手法,而徽菜文化同時也對中國的飲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響。很多人常以為徽菜就是安徽菜,其實徽菜并不能算是安徽菜,但是安徽菜可以簡稱為徽菜。你知道為什麼徽菜不能稱為安徽菜嗎?想知道原因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安徽菜
現代的安徽菜,是皖南菜、皖江菜、合肥菜、淮南菜、皖北菜的總稱。它是以安徽特産為主要原料,在采用民間傳統的烹調技法的基礎上,吸收其他菜系技藝之長而烹制的地方菜肴,主要風味特點為鹹鮮為主,突出本味,講究火功,注重食補。
皖南:烹調方法上擅長燒、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
沿江:沿江風味,以蕪湖、安慶地區為代表。主要流行于沿江以後也傳到合肥地區。沿江風味以烹調河鮮、家禽見長,講究刀工,注意形色,善于用糖調味,擅長紅燒、清蒸和煙熏技藝,其菜肴具有酥嫩、鮮醇、清爽、濃香的特色。
沿淮:由淮南淮北和合肥構成,沿淮風味有質樸、酥脆,鹹鮮、爽口的特色。在烹調上長于燒、炸、餾等技法,善用芫荽、辣椒配色佐味。
徽菜
徽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指徽州菜,不能等同于安徽菜。過去很多人一提起徽菜就把它等同于皖南菜。而皖南菜是以黃山、宣城地方風味為主,以黃山、績溪等地方菜肴為代表,它是徽菜的主流和淵源。
徽菜特點有四
一、就地取材,以鮮制勝,徽地盛産山珍野味河鮮家禽,就地取材使菜肴地方特色突出并保證鮮活。
二、善用火候,火功獨到,根據不同原料及成品菜的風味要求,分别采用大中小火烹調。
三、娴于燒炖,濃淡相宜,除爆、炒、熘、炸、燴等技法各有千秋外,尤以燒、炖及熏、蒸菜品聞名。
四、注重天然,以食養身,繼承祖國醫食同源的傳統,講究食補,亦為徽菜的一大特色。
徽菜發端于唐宋,興盛于明清,民國間繼續發展,建國後進一步發揚光大。徽菜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飲食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徽菜的形成與江南古徽州獨特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飲食習俗密切相關。綠樹叢蔭、溝壑縱橫、氣候宜人的徽州自然環境,為徽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徽菜原料。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徽菜發展的有力物質保障,同時徽州名目繁多的風俗禮儀、時節活動,也有力的促進了徽菜的形成和發展。在績溪,民間宴席中,縣城有六大盤、十碗細點四,嶺北有吃四盤、一品鍋,嶺南有九碗六、十碗八等。
所以安徽菜與徽菜是有區别的,徽菜是徽州菜的簡稱,徽菜并不是安徽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