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點小吃當初最多常見于飯後,而如今随着甜點的發展,有着更多的美味甜點創造出來。在台灣這個充滿美食的地方,充滿特色的小吃更是數不勝數,鳳梨酥在許多甜點中更是脫穎而出。
那麼,本期一起來了解一下台灣小吃鳳梨酥。
鳳梨酥是台灣的着名小吃,外皮酥松化口,内餡甜而不膩,此種“中西結合”的鳳梨酥,連西方人也贊賞有加,故逐漸成為島外觀光客最喜歡的台灣手禮之一。鳳梨酥和鳳凰酥内餡的口味有些區别,鳳梨酥是甜餡。
而鳳凰酥是鹹甜口味的,其中在鳳梨冬瓜餡的基礎上加些鹹蛋黃,口味更佳。正宗的鳳梨酥皮薄餡大,外皮酥松化口,鳳梨内餡甜而不膩,其中為了口感需要,通常會添加冬瓜,成品非常好吃。
台灣婚禮習俗中,訂婚禮餅共六種口味代表六禮,其中一種鳳梨閩南話發音又稱“旺來”,象征子孫旺旺來的意思,而鳳梨亦是台灣人拜拜常用的貢品,取其“旺旺”“旺來”之意,深受民衆喜愛。
早期的鳳梨禮餅因太大塊,一般人消費不起,近百年前,台中縣一位糕餅師傅顔瓶,經常挑着擔子、帶着自己做的“龍鳳餅”到台中販售。最初的“龍餅”是包了肉餡的大圓餅,同樣大小的“鳳餅”,則以菠蘿為内餡。“龍鳳餅”因為吉祥的寓意,被認為是訂婚、結婚不能或缺的喜餅。
後來經過顔瓶改良,鳳餅縮小成每個大約25至100克的精巧小餅,鳳梨酥從此誕生。鳳梨酥内餡,并不是單純的菠蘿。為了口感需要,通常會添加冬瓜,這樣的口味已經是大多數人的習慣。台北市面上可以買到加了五谷雜糧、松子、蛋黃、栗子等不同口味的鳳梨酥;餅皮也加入燕麥等食材,口感更為多元。也有業者改用其它水果做餡料,發明了例如香瓜酥、蜜李酥、酸梅酥等。
後來更演變為結合西式派皮與中式鳳梨餡料所制成的現代“鳳梨酥”,由于外皮酥松化口,鳳梨内餡甜而不膩,此種“中西結合”的鳳梨酥,連西方人也贊賞有加,故逐漸成為島外觀光客最喜歡的台灣手禮之一。鳳梨酥和鳳凰酥内餡的口味有些區别,鳳梨酥是甜餡,而鳳凰酥是鹹甜口味的,其中在鳳梨冬瓜餡的基礎上加些鹹蛋黃,口味更佳。
鳳梨酥做法:
主料:低筋粉(240g)鳳梨餡(580g)黃油(180g)奶粉(80g)
配料:蛋黃2個蛋清1個糖粉(40g)鹽(1g)
制作步驟:
1、提前做好的鳳梨餡。
2、黃油室溫軟化後切小丁,加入糖粉
3、攪拌器低速攪拌,黃油打發至羽毛狀時
4、每次加入1個蛋黃或者蛋清,攪拌至蛋液完全吸收後繼續加下一個
5、至雞蛋全部打入,再攪打一會兒,以充分打發
6、黃油成功打發後,篩入低粉
7、從下往上翻拌,切拌至沒有幹粉即可,不要過度攪拌,也不要畫圈攪拌。
8、把鳳梨餡分成19克重的劑子,面皮也分成19克的劑子。具體大小可以根據自己模具大小調整
9、面皮按成片,包住餡,方法和包月餅的方法一樣,慢慢的推着包嚴實,放入餅幹模中,輕輕的放入鋪了油紙的烤盤中
10、心形的也是同樣的量,同樣的方法做好,擺放在鋪了油紙的烤盤中。
11、烤箱140度預熱5分鐘,烤15分鐘
方形的模具比心形和梅花的這兩種模具要好用一些。如果用其它模具請按自己模具的量調整。面皮和餡料的比例1:1,包起來比較容易,如果增加餡的量,包起來有難度。不過這個比例包好後皮已經很薄了。
【結束語】小吃甜點雖然是妹子們最喜歡DIY的東西,不過許多有着高難度的甜點還是把妹子們困在了路上,鳳梨酥不僅僅是美味,做法相對于其它甜點也是簡單許多,自己做的會更健康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