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去過苗寨嗎
你有吃過正宗的苗家菜嗎
如果還沒有
那你一定要體驗一次
去了彭水
體驗苗家風情,品嘗苗家美食
簡直完美!
荞面豆花
彭水農村盛産黃豆和荞麥,世居的彭水人民,用這兩種食材創造出了與衆不同的風味食品——荞面豆花。彭水荞面豆花的曆史年代久遠,在彭水,無論是縣城還是鄉鎮,荞面豆花館遍及大街小巷,生意紅火。
荞面豆花的制作過程看似簡單,其中很有講究。首先是荞面,選用優質荞子除去荞外殼,磨成細面粉,加溫水,在面闆上反複揉搓成面團,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荞面皮, 折疊好,用刀切成粗細一緻的條,成品荞面比普通面條粗一些,稍長一些。不加其他成分,保持荞子的原汁原味。
其次是豆花,選用黃豆磨漿點鹵水或石膏水而成水豆腐。最後将豆花和荞面條放進沸水鍋裡煮3-5分鐘,荞面從鍋底浮起即熟,将豆花和荞面條舀進碗裡,另用碟盤加有糟海椒(糊辣殼海椒)、味精、鹽、花椒、姜沫、蒜水、蔥花等佐料拌勻做成的調和,用筷子将荞面和豆花挑進碟盤内,邊蘸佐料邊吃。
豆花,白似凝脂
荞面,細嫩軟綿
調和,麻辣鮮香
不知勾起了多少彭水人的食欲
每每吃上一碗荞面豆花
隻能用酣暢淋漓來形容
郁山擀酥餅
位于渝東南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東北部的郁山古鎮,誘人的香味萦繞其間——衆所周知,這就是家喻戶曉的郁山擀酥餅的味道。
郁山擀酥餅于清朝嘉慶年間由嚴富春齋研制而成,至今已有200餘年曆史。郁山擀酥餅采用上等的面粉、饴糖、芝麻、黃豆、桂花等原料,經手工精制而成。
成品呈金黃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點,食後丹桂盈口。有名人食後贊道:食盡江南珍馐味,始知郁山有擀酥。
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郁山擀酥餅幾乎家喻戶曉
每逢中秋
不管男女老少
都會到集市購買
條件稍好的家庭
更是自駕到郁山古鎮品嘗最新鮮的擀酥餅
心肺米粉
心肺米粉乃彭水一大風味小吃,心肺米粉色澤美觀,顔色紅亮、質嫩鮮美、軟糯适口、麻辣鮮香、細嫩化渣。這種小吃風味濃厚,鮮滑爽口,營養豐富且價格低廉,是彭水的大衆早餐。
彭水米粉在加工過程中,會經過一道非常關鍵的環節,就是将已經加工稱片狀的米粉稍加蒸制以後,挂竹竿上陰晾一天,然後再切成條狀米粉備用。這樣使彭水米粉食用起來更有筋鬥,沒有其他地區的米粉入口即粉沒有咀嚼感的現象,所以受到廣泛歡迎。(此種米粉當地人稱為白米粉)
另外,彭水米粉在配料上更加講究,花樣繁多。有1.5元/碗的心肺米粉、臊子米粉、酸菜米粉等,也有3元/碗的肥腸米粉、牛肉米粉、排骨米粉等,各自根據自己喜好确定。
對彭水人而言,米粉是割舍不掉的鄉愁。雖然現在社會發展了,在大城市裡也很容易吃到米粉,但許多彭水人仍覺得本地的心肺米粉才有更有家鄉味。
都卷子
都卷子,系重慶市彭水縣特産,原采用野生植物厥根所産澱粉加工制作而成。當地人從厥根中分離澱粉後制成團,俗稱都巴。
要用的時候将都巴用水化開調勻,然後在文火燒燙的鍋裡塗抹少量菜油,将和水的澱粉在鍋裡烙制成片狀,再卷成條備用。要吃的時候切成數段,放蒸籠裡蒸熱,然後入碗加入醬油、醋、花椒面、辣椒面、味精、姜末水、蒜末水、蔥花等作料,調勻趁熱食用。
因其個體成卷狀,厥根粉蒸熟以後柔軟而有粘性,各種作料皆能徹底入味,吃起來燙助麻辣,麻辣又帶酸,食客大都汗冒涕留,卻不忍放手。就是從其旁邊路過,聞得其味,随即唾液滿口,來上一碗方才過瘾。
鮮美可口的苗家小吃都卷子
早已融入了彭水的地域文化
香辣醇厚的味道裡
蘊藏了滿滿的苗家風情
晶瑩剔透、軟糯滋潤的都卷子讓人無法不愛
郁山三香
郁山地方不大,但是好吃的東西卻很多,三香就是其中的一種,郁山三香就是因産自郁山鎮而得名。
三香以半肥瘦豬肉、雞蛋、澱粉為原材料。将肉切碎後,加入花椒、鹽等調味然後在加入澱粉雞蛋,捏成條狀,上籠蒸熟即食。
此品金黃色,精瑩油亮,碎肉列口可見,香氣濃烈,錦韌滑舌,味豐可口。全縣農村和城鎮皆在過節和重大事務中制作三香待客,唯郁山三香色香味俱佳成為上品,因而重慶、涪陵、黔江等地都有郁山三香各号産品面市。
洋芋花
在重慶彭水,大家都把土豆叫做洋芋,這道洋芋花是彭水人,無論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歡吃的一道小吃。如今,彭水縣城裡無數個小攤都有賣洋芋花,以其經濟實惠赢得大家的喜愛。
洋芋花,材料為土豆,但形狀并不是真做成花狀,而是用特殊工具把土豆做成鋸齒條狀,因為和薯條的直條有區别,所以美其名曰洋芋花。經油炸後,加上調料,味道獨特,是好吃的彭水人最喜歡的風味小吃。
作為小吃
賣洋芋花的攤主一般從早開到晚
前來吃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逛街餓了,或者嘴饞了
來一碗洋芋花就安逸了
郁山雞豆花
說到豆花,咱們重慶人都不陌生。做豆花用豆子,天經地義。但是在彭水縣郁山鎮,那裡有一種豆花,卻不需要一顆豆子。
土雞,隻取雞胸部分剁茸,其餘部分熬成黃亮雞湯。剁成茸的雞胸肉加雞蛋清、紅薯粉,充分攪拌。熬好的雞湯,将表面的浮油舀出。将雞胸肉沖入沸騰的雞湯,瞬間凝結成豆花狀。然後将雞油,一勺勺慢慢淋在雞肉上,讓雞油的香味慢慢滲透進去。出鍋撒上蔥花,即成。
因為材料講究、做法精細,之前的雞豆花都是有錢的官宦人家才能吃到。普通百姓隻聞其名,未見其形。八十年代,雞豆花手藝的傳承人才将它推廣成尋常人家宴席上一道主菜。
這是一道充滿趣味的特色菜
完全不同于重慶江湖菜的豪放
豆花成乳白色
微見金黃色的雞湯滲出
滑而不膩香味誘人舒适可口
大腳菌炖土雞
(圖片來源:重慶市旅遊局)
彭水野生大腳菌生長于彭水及貴州邊界的唯一大山林中。一年隻有在6.7.8月三個月中雨後出太陽的特殊條件下才會生長,兩三個小時後便會枯萎,人工是無法培植的,因此相當珍貴,是純天然稀有高級營養食品。
它不但含有豐富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糧纖維、多種維生素。而且對健康、美容更有益。它具有清熱、解煩、追風散寒、舒筋活血,特别是對婦科疾病有着極大的輔助作用。
該菌與正宗的農家土雞炖湯,經過高級調料師的精心配制而成,使之成為味鮮可口,油而不膩,老少皆宜的滋養湯。
鞍子糍粑
鞍子苗族風俗,打糯米糍粑也屬于一大看點,一般都是男子漢打,兩個人對站,先揉後打,要做得玉圓光滑,講究美觀。做出來的糍粑柔軟細膩,味道極佳。
剛打好的糍粑,冒着熱氣、看着潔白、聞着清香、摸着柔軟、吃着滑嫩。打好的糍粑放在簸箕上,搓成團子,裹上豆面,香噴噴的金黃透亮。
除了現吃,糍粑可烤,可煎,可炸。将糍粑做成圓餅狀,一個一個放在簸箕上,等糍粑慢慢變冷變硬後,用水盆或桶裝新鮮的冷水浸泡。食用時可以将糍粑油炸、火烤等,來招呼客人或自己食用。若将糍粑烤熱,包上豆沙炒面,風味更加獨特鮮美。
在彭水鞍子打糍粑
是農村上千年流傳下來的習俗
隻要有客來全都是打糍粑招呼
現打的糍粑就是香!
心肺湯圓
彭水縣的風味小吃,以糯米粉制皮,将豆腐幹、冬菜切碎,用豬油炒後制餡,煮熟配上鹵煮的豬心、豬肺及多種調味料而成。食用時,再調以蔥花、蒜末、花椒粉、辣椒等,鮮香可口。
湯圓色白,湯汁略紅,造型美觀,糍糯軟滑,和重慶最常見的黑芝麻湯圓大不相同,完全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味道。
此外,北京的奶油元宵、天津的蜜餡元宵、上海的酒釀湯圓和喬家栅鮮湯圓、重慶的山城小湯圓、泉州的八味湯圓、廣西的龍眼湯圓、安慶的韋安港湯圓、台灣的菜肉湯圓等,也都是馳名南北的風味湯圓。
彭水這麼多好吃的
有你喜歡的嗎
如果你去了彭水
别忘了這些經典的美味哈
每一樣都能讓你感歎萬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