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吃豬肉,要說豬肉怎麼做好吃?四川人肯定會說回鍋肉最好吃。其他地方大多數的人肯定會異口同聲的說紅燒肉最好吃,一碗上好的紅燒肉色澤應該是紅亮的,端上桌顫顫巍巍,肥瘦相宜,鹹香中帶着甜味兒,咬上一小口讓人回味無窮,就算不愛吃肥肉的人也會停不下筷子一飽口福,這就是紅燒肉的魅力。
中國人吃紅燒肉究竟有多長的時間,那還得從北宋時期的蘇東坡說起,蘇東坡先生最愛的大名鼎鼎的東坡肉其實就是紅燒肉。當時東坡先生曾寫下了一篇有關豬肉的歌謠,為紅燒肉定下了千年的美名。“黃州好豬肉,價錢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從這首歌謠裡,我們可以想見東坡在世的北宋,天下何等富足。豬肉,竟然淪落如糞土。有錢人不屑一吃,窮人卻不懂怎麼做才好吃,于是也不吃。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十三個字,說透了紅燒肉的天機。其實,從人類開始吃熟食起,烹饪的根本就是火與水的故事。火的大小,水的多少,時間的長短,烹饪便有了講究。懂得這些講究的人做出來的食物才與衆不同,才稱得上是行家。
做紅燒肉選用五花肉最正宗。當然了,如果你要用坐墩肉或者夾心肉紅燒,也沒人敢聲讨。五花肉它肥瘦相間,做出來的口感恰到好處,肥不膩口、瘦不緊牙。處理五花肉也是有講究的,用刀口将皮肉上殘留的毛刮去,然後再放到火上炙烤,烤到表皮微微焦黃。用火烤的目的,一是為了把皮肉中的毛根刮盡。二是炙烤可以使皮肉焦化,燒出來更加軟糯可口。
紅燒肉是鹹鮮帶甜,鹹味不能重。所謂一鹹壓百味,一酸壞百味,一苦毀百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做紅燒肉有人喜歡加幾塊胡蘿蔔,有人喜歡加一把幹豆角,胡蘿蔔味甜,幹豆角味鮮,與肉味不相沖,都可你根據自己喜好加進去。或者什麼都不放,直接大口吃肉。
下班回家兒子突然說想吃紅燒肉,天太冷又不想出門去買肉,将就着用了家裡僅剩下的一塊後腿肉,肉不夠蛋來湊,不到半小時一盤熱氣騰騰的蛋燒熱就端上桌。炖肉的同時另起一鍋再炒兩個菜,一點都不耽誤事。對于不愛吃肥肉的兒子來說,這一頓吃得相當過瘾,而對于我們大人來說,口感還是欠缺了點,少了五花肉軟糯的口感。不過味道還是很不錯,湯都不剩一滴。
【雞蛋紅燒肉】
準備食材:後腿肉一塊,雞蛋5個,八角兩個,桂皮一塊,香葉一片,生姜三片,大蔥4段,幹紅辣椒兩根,花椒一小撮,料酒一勺,生抽一勺,老抽半勺,冰糖适量,植物油少許
制作步驟:
1、後腿肉切成厚片再切成條,最後切成較大的塊。鍋中放入适量的清水,放入少許料酒,将豬肉塊放入鍋中焯一下水備用。
2、将焯過水的豬肉塊放入溫水中清洗一遍,洗幹淨表面的浮沫。
3、鐵鍋中放入少許油,放入一把冰糖,小火慢炒,炒出焦糖色。
4、将焯過水的豬肉塊放入鍋中翻炒均勻。
5、放入所有的香料:八角,桂皮,香葉,花椒,幹紅辣椒,蔥段,姜片。炒出輔料的香味兒。
6、接着沿着鍋邊淋入一勺料酒,繼續翻炒均勻炒出酒香味兒。鍋中添加适量的熱水,放入老抽,生抽和适量的鹽。
7、将所有的食材轉移到雙喜壓力鍋中,大火燒至上汽後改為中小火,炖8分鐘左右。
8、鍋中煮幾個雞蛋,雞蛋冷水下鍋開始計時,中火煮10分鐘即可關火。将雞蛋取出,過一下涼水,剝去外殼,然後縱向劃幾刀方便入味。這一步最好提前做了,在給豬肉焯水的時候,就可以将雞蛋煮上,這樣不耽誤事兒。
9、高壓鍋洩氣後打開鍋蓋,将雞蛋放入鍋中,小火煮5分鐘,再開大火收一下湯汁。中途要記得經常翻動一下。
10、煮到鍋中的湯汁收濃,雞蛋入味上色後就可以盛出來了。
11、高壓鍋8分鐘肉就變得非常酥爛了,就算是純瘦肉,吃起來一點都不塞牙。鹹鮮中帶有一點甜味,肉香味兒濃郁,實在太下飯了。雞蛋切開淋上些許湯汁,味道絕了。
#凡事皆可囍#
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各種家常美食,如果喜歡我的作品,請關注我,給我點個贊吧,或者分享給您的朋友。您的支持是我進步的最大動力!如果在制作美食的過程中您有更好的方法和小竅門,也歡迎大家給我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