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飯飯媽
絕大多數新手爸媽在有了寶寶後,都非常期盼孩子的一聲"爸爸、媽媽"。但是有的寶寶開口說話時間,會比其他小孩要晚一些,甚至遲遲不開口說話。
所以,這會令家長們感到焦慮,生怕是自家孩子存在問題,所以一直沒有開口說話。
妹妹家的小孩就是這樣,妹妹家的孩子到了一歲多的時候,還不太會說話,甚至連一句清晰的"爸爸"或"媽媽"都說不好。妹妹一家非常着急,甚至懷疑孩子是不是大舌頭,才會開口說話這麼費勁。
因此妹妹一家就帶孩子去了醫院,進行了全面的檢查,生怕孩子存在發育問題。但是醫生經過檢查後表示,孩子身體是比較健康的,遲遲不會開口說話,可能是因為家人給孩子的壓力太大了,所以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比較遲。
其實在很多時候,孩子開口說話比較遲或者遲遲不開口,不一定就是孩子身體存在缺陷,因為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因素導緻的。下面就帶各位家長了解一下,孩子開口說話比較遲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為什麼說話比别人晚?
做家長的,自然是希望孩子能早早開口說話。所以在看到别家小孩會說話,但是自家遲遲不開口的時候,會感到非常焦慮。
但是孩子開口比較遲,有可能是孩子的性格原因,甚至和家長的一些因素有關,所以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因此需要家長全面的分析。
1)家長小時候開口說話比較遲
那麼有些寶寶開口說話的時間比較遲,其實和他們的爸爸媽媽有一定的關系。因為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會受到基因因素的影響,所以父母說話比較遲的話,孩子也會比較遲。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開口說話較遲,并不是其他因素導緻的。所以家長可以詢問一下長輩,看看自己開口說話的時間,這樣也就可以進行判斷了。
通常孩子在三歲以前開口說話,都是比較正常的,但如果超過了這個年齡段,孩子仍然沒有開口說話的迹象,最好還是帶孩子前去醫院檢查,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比較好。
2)寶寶的性格比較内向
有的寶寶說話比較遲,其實和他們的性格有關系。因為并不是所有小孩的性格都非常外向,所以他們可能在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會感到非常尴尬,甚至不知道應該如何開口。
因為有些家長發現自己孩子會咿咿呀呀後,就喜歡到處炫耀,甚至會讓孩子在别人面前說幾句,證明自家孩子已經開口說話了。
但是性格比較内向的小孩,在遇到這種場面的時候,可能會覺得非常害羞,這甚至會給他們帶來一些心理陰影,覺得開口說話是一件比較難的事。
3)寶寶沒有好的語言環境
想必很多朋友都知道,學習語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但是很多寶寶在學說話的這個階段,并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甚至缺乏與父母的溝通。這就容易讓孩子處在沒有語境的環境裡,使得他們難以通過模仿的方式,進行說話的學習。
特别是有些家庭,父母平日裡的工作非常忙,所以與孩子交流的時間也比較少,但這對于正處學說話階段的小孩來說,是比較不利的。因為語言學家認為,當一個人在學習新的語言時,最重要的就是語境與語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不會說英語的人,到了英語國家沒多久,就能進行交流的原因。
所以家長如果不能給小孩創造學說話的語境,那麼想讓他們早早地開口說話,會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如何幫助孩子更早地開口說話?
雖然孩子有可能會因為先天因素,使得他們開口說話比較遲,但這并不意味着,孩子不能通過外界因素的影響,早一些開口說話。
所以,家長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式,它們也許對孩子開口說話,會有不同程度的幫助。
①家長可以多多提問
通常寶寶在半歲左右,就會表現出比較明顯的表達欲望,但因為孩子不知道如何進行表達,所以會存在一些障礙。
因此在寶寶學說話的時候,家長可以嘗試性地對孩子提問,這樣就能通過"逼迫"的方式,讓孩子開口說話。
特别是當家人正在交流的時候,家長對孩子進行一些提問,會讓孩子産生一些參與感,這會激發孩子想要說話的欲望。
此外,家長可以在和孩子玩玩具的時候,利用玩具等器物對孩子進行提問,這也能讓他們得到更好地鍛煉。
②家長的語速适當放慢
家長需要知道自己是孩子最好的教科書,特别是在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學習的對象。所以在孩子學習說話的時候,家長的日常交流,也就成為了孩子模仿的課本。
但是有的家長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語速可能會比較快,這對于正在學說話的孩子來說,聽起來會比較吃力。所以家長在聊天溝通的時候,特别是在與寶寶相處的過程中,最好盡可能地将自己的語速放慢,這樣能讓孩子更好地學習。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在重複自己的話,那麼可以嘗試性地一字一句地說出來,這對寶寶的說話練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③家長多多制造語言環境
因為很多寶寶在學習說話的時候,都沒有一個好的學習語境,所以使得他們開口會比較遲,因此家長可以嘗試性地創造語境。
家長可以播放一些帶有學習性質的音頻,這不僅能讓孩子跟着音頻學習說話,同時也能營造學習語言的環境。那麼孩子在這種氛圍之下,所學習以及聽到的詞彙,也會比其他小朋友要多一些,這對于孩子今後的語言學習,會比較有幫助。
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繪本,因為繪本的故事會比較有趣,而且色彩也比較多,這對于孩子藝術天賦的培養,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家長幫助孩子開口說話需要注意什麼?
家長雖然可以幫助孩子學習說話,但是在幫助孩子的時候,有些地方是需要注意的,否則非常容易踩雷,甚至起到反效果。
兒童語言學家布倫姆認為,孩子在學習語言的時候,需要經曆一段模糊期,但這是語言學習的關鍵階段。所以孩子在學習說話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出現這樣一段時間,他們說出口的詞彙在家長看來,非常含糊不清。
因此有些心急的家長,就會主動充當孩子的翻譯機,還沒等孩子開始說話,就已經把孩子想要表達的事情給做完了。家長的這一做法雖然是好心,但卻減少了孩子開口說話的機會,甚至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即使不開口也能得到滿足,這就會讓孩子開口的時間越來越遲。
因此家長要學會耐心地等待,即使孩子說出一句話或者一個詞彙,可能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但這是他們開口說話的必經過程。
有些孩子剛開始學說話,所以很多詞彙或者語言,并不能像家長那樣說的準确或者運用的準确。因此有些家長,就會主動去糾正孩子,生怕小孩說不準,會影響之後的說話。
而且有些小孩在剛剛開始說話的時候,可能隻發得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所以有些家長在聽到孩子這種發聲後,會忍不住進行糾正,這就很容易打擊到小孩的自信心,使得他們不願意再開口說話,害怕再次被家長這樣打擊。
在孩子有了開口說話的苗頭後,家人們就應該商量好,在孩子面前統一說什麼語言。因為在有的家庭,可能爺爺奶奶說着方言,爸爸媽媽說着普通話和其他語種,這就容易使得孩子不知道該學習哪種語言,也會導緻他們遲遲張不開口。
之前就有過這樣的新聞,媽媽為了能讓孩子從小就掌握多種語言,所以普通話、上海話、英語這幾種語言,一起教給了孩子。結果讓孩子的語言系統陷入混亂,不知道自己該用哪種語言進行交流,這就是典型的弄巧成拙。
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這一問題,有的時候并非學的東西越多越好,因為這有可能是在給孩子添負擔。
孩子開口說話早晚的問題,家長們雖然非常關心,但也不能太過執着。畢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如果家長總是盯着别人的小孩,那麼自家小孩的優勢可能就會被忽視。
所以各位做家長的,在面對孩子生長發育的問題時,最好還是順其自然,因為孩子的生長發育,是需要一些過程的。即使想要進行一定的幹預,也要衡量一下自家孩子是否适合被幹預?是否适合被拔苗助長?這也意味着保持一顆平常心,也許更為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