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桂花可以制作成什麼美食

桂花可以制作成什麼美食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4-28 22:46:00

又到了桂花滿城飄香的季節,桂林的空氣充滿了香甜的味道。桂林人不但把香氣吸進鼻子裡,還用桂花制作各種美食細細品嘗。近日,記者走訪了多位桂花美食的制作達人,品嘗他們制作的美味,傾聽他們與桂花之間的故事。

●傳承百年的桂花馬蹄糕

在中華路的一條巷子裡,藏着一個不起眼的小門店——“周娘娘小吃店”。這是一位70歲老奶奶經營的一家小吃店。如今,很多“網紅”常來打卡,店裡的桂花馬蹄糕是最響亮的招牌。

新鮮出爐的桂花馬蹄糕,咬上一口軟糯香甜,有一股淡淡的桂花清香。這是一口老桂林的味道,是很多人的兒時記憶。周奶奶做桂花馬蹄糕已有40多年,是他們家“傳統桂花馬蹄糕”的第四代傳人。這種美味其中的精髓就是那夾在中間的桂花糖,而桂花是周奶奶家自己種的桂花樹上采摘下來的。

周奶奶的老家在桂林郊區,家裡有一棵幾十年的大桂花樹。每到桂花飄香的季節,周奶奶便把塑料薄膜放在地上,等風把桂花吹落,收集起來曬幹之後打成桂花粉。把桂花粉和黃糖粉按照1:1的比例調和在一起,便做成了原汁原味的桂花糖粉。

模具是馬蹄糕成型的關鍵。這套模具也是周奶奶家的傳家之寶。在模具裡放進粘米粉,在粘米粉中間挖開一個小洞,放進一勺桂花糖粉。再将模具放在壓力鍋上蒸幾分鐘,軟糯香甜的馬蹄糕就做好了。

“因為模具的樣子像馬蹄一樣,所以這種糕才叫馬蹄糕。”周奶奶說,其實這隻是桂花糕的一種。她将制作馬蹄糕,變成了興趣與熱愛。味道正宗,用料充足,價格實惠,很多網友也慕名來到店裡“尋味”。如今已經70歲的她,依然用心經營這家小店,并逐步将傳統美食記憶傳承給孩子們。

●封存近一年的桂花酒

秋天要喝桂花酒,這是不少桂林人的習慣。

“來點兒桂花酒,舒緩一下神氣。”10月23日,在八裡街一家老酒坊,一位顧客正在買桂花酒。酒坊的陳老闆打開封存近一年的桂花酒,一陣香氣撲鼻而來。客戶笑着買走了三斤。

這位買酒的老桂林人姓李,每年的10月後,他都要喝點桂花酒。“走在街道上,到處都是桂花香,便會讓人想起應該喝一點了。”老李笑着說,“桂花酒又甜又香,一口下肚,很舒服。”

在陳先生的酒坊裡,有各式各樣的酒。桂花酒是陳先生店裡的招牌。每年桂花盛開的時節,他都要親自采摘。陳先生的老家在全州,家裡有很多桂花樹,制作桂花酒的桂花來自那裡。陳先生介紹,摘回來的桂花不能洗,洗了之後會損失一部分香氣,而且帶有水分的桂花會讓酒變味。

剛摘回來的桂花挑出枝葉等雜物,放到蒸鍋裡蒸15分鐘左右。待桂花冷卻,再放到米酒裡。陳先生一般按照1比3的比例進行泡制,也就是說1斤的桂花配上3斤50度的米酒。“至少泡8個月,味道才醇正濃郁,喝了不上頭。”陳先生說。

用來泡桂花的米酒一般是高度酒。“低度酒保質期不長,高度酒保質期才夠長。8個月之後,酒的度數也會慢慢下降到40度左右,喝起來正好合适。”

陳先生的桂花酒不僅選用自家的桂花,連酒都是自己釀的。他的酒坊已經開了20年。每天早上七點,他就要煮飯釀酒,一煮就是300斤。把煮好的米飯冷卻之後,加入适量的酒曲攪拌均勻,放到空的酒缸裡發酵。經過半個月發酵後,再放到器具裡進行蒸餾,就能得到純純的米酒。這個過程也就是桂林人說的“煮酒”。

桂花酒是桂林的特色,也是情懷。陳先生的桂花酒讓他養活了一家人,他不僅靠此謀生,也對這項技藝有很深的感情。

桂花可以制作成什麼美食(滿城飄香的季節)1

陳先生酒坊裡的桂花酒。

桂花可以制作成什麼美食(滿城飄香的季節)2

現蒸的桂花糕。

●承載“儀式感”的桂花茶

閑飲桂花茶,有一種秋天獨有的“儀式感”。韋先生在桂林打拼25年,如今已是一家公司的老闆。他工作忙碌,但在桂林這座充滿幸福感的城市也學會了忙裡偷閑,讓生活更有趣味。

每年的秋天,在桂花盛開的季節,韋先生會挑選風和日麗的時候,和家人一起到郊外摘桂花。旅途的風景可以讓大家身心愉悅,摘桂花更能讓大家感受到大自然的饋贈。

前兩天,韋先生一家四口又自駕來到郊區。他們摘回了五六斤的桂花,準備制茶。清理剛摘回來的桂花也是一種享受。坐在陽台上,柔和的陽光照射進來,他慢慢挑出多餘的枝葉和雜物。沉浸在花香的世界裡,把工作上的煩惱抛到腦後,這一刻,他無比放松。

“清理好的桂花不用清洗,直接風幹,三天之後便可泡上一杯沁人心脾的桂花茶了。”韋先生說。

取一小撮桂花,放到杯子裡,第一泡去塵,第二泡泡上幾分鐘即可。淡黃的桂花茶,聞一下沁人心脾,飲一口唇齒留香。韋先生認為,泡茶、喝茶就是一種放松的方式,和愛人在秋日裡閑飲一杯桂花茶,能讓生活充滿“儀式感”。

如今40多歲的韋先生,經曆了生活的種種滋味,這一口清香的桂花茶,能讓人心間多出一片小天地。

●軟糯可口的桂花糕

軟糯香甜,熱乎乎地一口下去非常美味,實在太滿足了。對于外地遊客來說,質地香軟的桂花糕也許是旅途中最好的“補給品”。而對于李阿姨和丈夫來說,這是生活的“必需品”。

李阿姨和愛人都曾在工廠上班,後來回到臨桂兩江鎮的老家,重新幹起了農活。為了讓生活過得更好,兩人跟親戚學了制作桂林傳統美食桂花糕、桂花涼粉的技藝。

身背這門技藝,夫婦倆帶着孩子來到市區發展。每天除了賣桂花糕,也賣些其他小吃。如今,他們在工人文化宮有了固定的攤位。在文化宮門口,每天下午6點,李阿姨夫婦會準時出攤。很多遊客也會前來“打卡”這一美食。

桂花可以制作成什麼美食(滿城飄香的季節)3

李阿姨做的桂花糕軟糯香甜。

10月26日傍晚,蒸鍋上熱氣騰騰,李阿姨稍微将火調小。她的愛人舀出配好料的粘米粉,用篩子篩進木頭模具裡。“慢慢篩進模具裡,蒸出來的桂花糕才更加松軟,口感才更加細膩。”李阿姨說。

粘米粉篩了一半後再撒進自制的桂花糖粉,随後繼續篩。粘米粉把模具填平之後,蓋上蓋闆翻過來,取出模具就可以看到整齊雪白的桂花糕。把這些桂花糕在蒸鍋裡蒸上5分鐘,軟糯香甜的桂花糕便新鮮出爐了。

如今已經60歲的李阿姨有時候也想回到兩江老家養老。但是在城裡安家之後,他們還要兼顧孩子們的發展。那份對故鄉的思念,隻能用桂花糕來填補。他們每天蒸上桂花糕,給人們送上美味,不管賣出去多少,心中都能得到滿足。

見習記者韋彥青 文/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