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幹作為豆幹的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做零食吃毫無壓力,搭配入菜也很合适。
富有嚼勁,越嚼越香,古代文人雅士喜歡拿它來佐茶,故稱為“茶幹”。
銅陵大通鎮位于青通河與長江交彙處,是一個千年古鎮。古鎮曾與安慶、蕪湖、蚌埠齊名安徽"四大商埠"。清末民初,是大通古鎮的鼎盛時期,小小的古鎮上居住着10餘萬人,有着“小上海”的美譽。
大通茶幹早在明朝就開始生産,已有400多年的曆史。它形方如牌、體薄如紙、色豔味濃、鮮美耐嚼。是根據徽菜特色研制出來的當地特色小吃。由于大通古鎮是通往九華山的必經之路,全國各地朝聖拜佛的香客衆多,因吃素所需,購買量日益增多名氣遠播。後有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品嘗大通茶幹贊不絕口。從此其身價更是扶揺直上,延續至今。
大通茶幹系釆用銅陵縣周邊盛産的大豆為原材料,制做工藝複雜講究,但每一道工藝都不能少,更不能馬虎。浸泡過的黃豆要用石磨磨漿,再用密實的老布篩漿,這樣泌下的漿水才不含半點豆渣。豆腐點出後,用大小相同的老布将其放在特制的模子裡四面包緊後,用大石壓制,直壓得幹子薄于銅錢,韌如肉糜,折而不斷,然後,就可以放進湯汁中熬制了。
茶幹醬汁的配料是極其講究的,須用自制的醬水,配上香菇、八角、甘草、冰糖和蝦籽醬等幾十味作料,将白幹子放進湯汁中浸泡多時,然後用中文火通夜熬煮,待出鍋後,拌上小磨麻油,這時的幹子色如醬墨,亮如膏脂,吃在嘴裡,嚼之有味,真正是舌上生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