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四川,幾乎是每一個吃貨的終極夢想
群山環繞的地理位置,特殊的盆地氣候,讓四川仿佛是一位衆星捧月的“小公主”
優越的環境也為各種作物的生長提供了天然的烏托邦
巴蜀大地,從來都是富庶的。
在這裡人們悠然自得,視麻辣如珍寶,偶爾也嗜甜
火鍋、兔頭、腦花……橫掃衆多吃貨的胃
冰粉、糍粑、甜燒白……讓人萬般留戀。
那麼誰才是你心中的川菜代表?
經過評選,這10道川菜最經典,大衆卻不失特色。
— 01— 回鍋肉在江湖傳說中,
關于回鍋肉是“川菜大佬”的傳說從未中斷過……
即使是早已因川菜分為不同陣列而相互鄙夷的四川人,
對于回鍋肉的态度卻出奇的一緻,都認為“入蜀不吃回鍋肉,等于沒到四川”,
由此可見,回鍋肉可謂是川菜中的扛把子、江湖地位尤其尊貴。
看似再平常不過的回鍋肉為什麼能在衆多川菜中獨享“C位”?
這就要好好地說道說道了……
“正經”的回鍋肉用料和做法都很講究,
豬肉要用坐臀肉、辣椒則要用二荊條、豆瓣必須是郫縣豆瓣,加上纖細的蒜苗,
經過清蒸、切片、吐油、加料……
一盤香味誘人的回鍋肉就做好了。
吃上一口肥瘦相間的回鍋肉,慢慢咀嚼,除了肉的鮮香還有豆瓣和辣椒的好滋味,麻辣鹹香的味道能在口中環繞,久久不散。
當然吃回鍋肉最好配上一碗素白蘿蔔湯,爽口解膩、令人回味。
—02— 宮保雞丁看似普通的宮保雞丁,卻被人們認為是“川味之魂”。
川菜講究“一菜一味,百菜百格”,
而宮保雞丁就是在酸、甜、鹹、麻辣之間有一個微妙平衡的複合味道,
在烹饪工序上很有講究,雞肉在腌制之前要經過拍、斬、透這道工序,以便腌制時調料滲入雞肉中,
之後便用陳醋、砂糖、醬油制成荔枝汁,
經過大火烹饪後,
制成一道隻見紅油不見汁兒的宮保雞丁。
—03— 麻婆豆腐當熱騰騰的麻婆豆腐端上桌之後,映入眼簾的是紅白青三色相間,
紅的是辣椒,白的是豆腐,而青色則是蒜苗。
用勺子盛上一勺麻婆豆腐送入口中慢慢品味,
這麻、辣、酥、香、鮮、嫩、整、燙八字立刻在腦海中閃現出來,
麻指的是花椒的麻,在豆腐起鍋時,撒上适量的花椒末,
辣指的是大紅袍制成的豆瓣,吃起來又香又辣,
酥指的是肉臊子,色澤金黃,入口就酥,
香指的是端上桌的麻婆豆腐撲鼻的香味,誘人食欲,
鮮指的是所用的原料,豆腐和蒜苗皆為新鮮可口,無可挑剔,
嫩指的是豆腐色寶如玉,雖有角有棱,但一撚就碎,
整指的是豆腐在烹饪時要保證其完整性,
燙則是麻婆豆腐出鍋後,溫度不容易降下來,所以每吃一口都像是剛出鍋的。
—04— 辣子雞四川人吃雞方面,與注重雞肉鮮甜本味的廣東不同,四川人吃雞時在配料上下足了功夫,也使雞肉具有十足的味道,層次更豐富。
辣子雞在衆多川菜中的名聲相當響亮,
也許有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一盤滿當當的辣子雞有一半都是辣椒,
想吃肉還要在滿是辣椒的盤子中翻找,令人無奈。
其實這才是辣子雞的奧妙所在,
辣椒多不僅能增香增辣,還讓菜品的顔色紅亮誘人食欲,
更重要的是在杯盤狼藉之時,食客意猶未盡沉浸在滿滿當當的辣椒中尋找雞肉,
這種悠然自然的尋覓,也給餐桌上的食客們增加了一份情趣。
—05— 酸菜魚在川蜀大地上,泡菜可是響當當的……
川蜀地區氣候濕熱,吃泡菜吃的就是那一口酸脆,
在四川一切皆可泡,像常見的豇豆蘿蔔子姜辣椒、黃瓜莴筍藠頭大頭菜等通通按進菜壇……
泡菜泡好之後既可直接當小菜吃,又可做涼拌菜伴着吃,還可以涮火鍋、做菜肴……
其中用酸菜搭配青花椒、魚片制成酸菜魚,魚的鮮嫩與酸菜的酸、青花椒的麻,
渾然一體、風味濃郁,總能讓人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四川獨有的江湖氣息。
老婆餅中沒有老婆,夫妻肺片中當然也沒有夫妻……
其實夫妻肺片最初是由一對夫妻以制售涼拌肺片為生,
夫妻肺片選用紅袍辣椒增香添味,二荊條洪亮爽口,拌以脆爽的黃芹與花生碎,
色澤紅亮、質地軟嫩、口感麻香,端上桌後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
由于其用料講究、刀功精湛、風味獨特備受人們的歡迎,
久而久之便以“夫妻肺片”命名。
—07— 東坡肉在吃貨界,會吃、好吃、能吃且還能為美食寫詩,綜合來看蘇東坡稱第二,估計沒有人敢稱第一……
蘇東坡愛吃肉食,也留下了諸多關于肉食的詩詞,
像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魚等,
一篇《豬肉頌》,稱為後世燒紅燒肉時的絕佳菜譜,
肥瘦相間的豬肉切成麻将大小的方塊,
烹饪之後色澤豔麗、紅亮如瑪瑙,
看似肥膩的肉塊送入口中竟毫無油膩之感,軟糯鮮香,
使食客的味蕾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怎麼可以吃兔兔,兔兔那麼可愛”……
因為……,好吃呀!
如果說,廣東人甚愛雞肉,南京人酷愛鴨肉……
那麼兔肉便是四川人心中的白月光。
怎麼形容四川人喜歡吃兔肉呢?
大概就是沒有一隻兔子可以活蹦亂跳的逃出四川,
四川人一年将近要吃掉3億隻兔子,
雖然四川是全國養殖兔子的第一大省,
但四川省的兔肉産量隻夠本省人打牙祭,
如果想要吃得非常巴适,還需要從其他省調運,或者進口。
新鮮的兔肉切丁腌制後,放入油鍋中炸至焦香,
再同辣椒段、花椒、八角等放入鍋中翻炒,
細膩緊實的兔肉混着辣椒的辣與麻椒的麻在舌尖環繞,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當然,兔肉在四川不可能隻有這一種吃法,像冷吃、幹鍋、手撕烤兔等,也是備受四川人喜歡的吃法。
—09— 甜(鹹)燒白燒白可是四川當地宴席上的重頭戲,
燒白分為甜燒白與鹹燒白
顧名思義甜燒白為甜口,又叫“夾沙肉”,
五花肉切成厚片煮制後,撈出控水,趁熱抹上四川人鐘愛的紅糖,然後一層層的塗上豬油和紅糖炒豆沙,這樣豬肉片疊加餡料,整齊的碼在碗中,再填上用豬油、紅糖拌好的糯米飯,放入蒸鍋隔水蒸透,在吃的時候撒上白糖。
看似油膩糊口的甜燒白,吃起來卻甜香軟糯、香而不膩,
尤其受孩子們的喜愛。
鹹燒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扣肉,
在做扣肉時放上芽菜,有的地方也叫梅幹菜或者鹹菜,
将五花肉皮烙出虎皮,煮熟後切厚片,在醬油和紅糖的混合汁中一過,均勻的上色,芽菜下鍋炒香後,将五花肉皮朝下整齊的碼在碗中,填上芽菜,蒸熟後倒扣盤中,
吃起來滋味馥郁、醇香不膩。
—10— 毛血旺毛血旺可謂是地道的江湖菜
如果要說最能代表川蜀人俠氣的菜肴,當屬毛血旺……
相傳,毛血旺出自當年磁器口的一名屠夫刀下,
用豬骨、豌豆做成底湯,搭配上每日賣肉剩餘的下腳料,如毛肚、豬血等,
加入辣椒、麻椒等調味,一鍋炖成,由于重麻重辣的特點,竟成了風靡全國各地的江湖菜。
如今,縱然毛血旺經過幾次改進,主料由豬血變成鴨血,又加入了豆芽、鱿魚等食材,
但那直爽的江湖俠氣卻從未改變。
——老井說——雖然川菜的麻辣深入骨髓,但其實川味不僅限于麻辣,也藏着一些令人驚喜的“小清新”。如樸素與奢華兼具的開水白菜,還有如雪花雞淖、竹荪肝膏湯、清蒸江團等菜品,有個有趣的現象,不麻不辣的川菜幾乎都比較高檔,能吃到的人反倒是不多,名氣反倒是湮沒在尋常川菜的麻辣大軍之中了。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