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開始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便開始為各種動物植物取名字,這些名字往往會根據其外貌特征有關,比如長頸鹿、白鱀豚等等。
但偶爾也有一些名字讓後人感到很匪夷所思,比如我們平時在超市或菜市場看到的黃瓜,其顔色卻是綠色的!
那麼并非是黃色的它,卻為何叫“黃”瓜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話題。
黃瓜的原産地并非中國,而是源自西域,公元前139年(漢武帝建元二年),張骞奉命出使西域,目的是聯絡西域各國共同對抗匈奴,在數次往返的過程中順便帶回了諸多西域特産,這其中就包括我們熟悉的黃瓜。
不過在最初的時候,它的稱呼是胡瓜。“胡”在古代一度被用來泛指北方或西域的少數民族,所以胡瓜的意思簡單理解就是“源自西域的瓜”,類似的命名方式還有胡麻(芝麻)和胡椒等等。
熟悉中國曆史的朋友會知道,中國古代的大部分時間都受到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和騷擾,最嚴重的的西晉時期還曾經爆發過五胡亂華(泛指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北方遊牧民族)。
這些胡人在中原土地上燒殺搶掠橫行無忌,加上中國很多朝代自诩為天朝上國,一直看不上其餘國家,所以在文人墨客的筆下,“胡”這個字逐漸帶有一絲貶義色彩,說白了就不是什麼太好聽的字眼。
也就是在五胡亂華(公元304年-公元439年)的時候,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了多個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俗稱“五胡十六國”,其中匈奴别部羌渠部落的後裔石勒(公元274年-公元333年)建立了後趙政權(公元319年)。
從遊牧部落一下子轉型為一個國家,自然就需要社會制度上的轉型,當時已經十分先進且完善的漢文化便成為這些國家的唯一選擇。在說漢語寫漢字的過程中,性格豪放的遊牧漢子赫然發現,為何好多文章詩詞在“罵”自己?
這其中就包括剛剛提到的後趙開國皇帝石勒,他甚至專門就此事頒布了一條法令,規定無論說話寫文章,一律嚴禁出現“胡”字,違者問斬。
不過法律雖然嚴苛,早已經約定俗成的習慣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畢竟誰也保不準一不小心說漏了嘴。為了起到殺雞儆猴的目的,石勒在一次例行的“禦賜午膳”時突然指着一盤胡瓜,詢問身旁的大臣道:
卿可知此物何名?
大臣頓時感到亡魂大冒,心知石勒這是在故意刁難他,為了自保便急中生智道:
紫案佳肴,銀杯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
許是驚訝于這位大臣的文采和随機應變的能力,石勒便索性放過了他,而自此以後,胡瓜便被黃瓜二字取代了。在唐代孟诜編寫的《食療本草》一書中,我們還能夠找到關于此事的記載:
胡瓜,北人亦呼黃瓜,為石勒諱,因而改。
前文說過,黃瓜(胡瓜)在最開始的時候是作為舶來品進入中國的,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在此後的許多年間,黃瓜都是作為貴族茶餘飯後的奢侈享受存在的,這也是為何簡單的一盤黃瓜能夠出現在後趙皇帝禦膳中的曆史背景。
價格貴且産量少,所以在古代幾乎沒有人會冒着被懲罰的風險去摘取尚未成熟的黃瓜。于是乎人們見到的都是已經很老的黃瓜,而此時的老黃瓜顔色恰好就是黃色的……就如那位大臣所描寫的“玉盤黃瓜”那樣,碧玉色的盤子裡裝滿金黃色的瓜,看起來的确很賞心悅目。
後來伴随相關種植技術的進步,以及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黃瓜便開始走下神台,成為古代百姓日常便可以吃到的蔬菜之一。黃瓜價格越來越低,于是便有人趁其尚未成熟的時候摘下來吃,一口下去,清脆的口感,香甜的味道,似乎比老黃瓜更好吃。
于是乎綠色的嫩黃瓜逐漸取代了金黃色的老黃瓜,成為百姓常吃的一種食材。
時至今日在中國不少地方,依然還保留着用老黃瓜煲湯的習慣,老黃瓜往往長得十分粗壯,雖然沒有了年輕時脆嫩,卻有了一份歲月的厚重,在滾水中釋放時間的味道。
以上便是關于黃瓜名字由來的故事,分享關于美食的故事,我是吃貨曆史觀,我們下期見。
2021.01.04(清晨)
參考資料:
《食療本草》(孟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