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藝心傳——青城仔鵝煲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經典味道。至于那些打上城市标簽的經典美食,除了色香味形,無不蘊含着城市的曆史與文化,浸透着人們對生活的态度。
在千年文脈傳承的常州,美食演化的曆程,被深深地烙上了文人的情懷:食不在貴,而在精在雅;味不在濃,而在清在韻。常州人不慕奢華不事張揚,對生活有着精緻的追求和怡然的情趣。
常州菜亦是如此,不求味蕾的強烈刺激,卻總能讓人回味悠長。或許,這正是常州菜對城市個性與生活的感悟與注解。
在老常州口中,有這麼一句順口溜,“南有寨橋老鵝,北有青城仔鵝”,這兩道常州經典名菜,雖然原材料選用的都是鵝肉,但是口味截然不同。
首當其沖的是食材。說起吃鵝,那是曆史悠久。著名書法家王羲之除了喜歡書法,還很喜歡鵝。有人認為鵝對王羲之的書法有幫助,可以通過鵝的形态,讓自己的書法變得更好,也有人說王羲之喜食鵝肉,看中的是鵝的藥用價值。鵝肉性平、味甘、歸脾、肺經,具有益氣補虛、和胃止渴、止咳化痰等作用。
然鵝有老鵝、仔鵝之分,鵝以膘肥,肉嫩為主。仔鵝肉嫩而鮮美;長成老鵝,肉實而勁韌,這便是兩者最大的區别。青城因靠江邊,鵝都是散養的,吃江邊的草長大,因此更加原生态,味道更加細膩。從小鵝苗飼養起,就必須掌握正确的溫度、濕度,喂的飼料也很重要,否則肉質就少了很多味道。
每隻仔鵝散養數月後,便是最肉嫩湯鮮的時候。捉鵝更是個技術活,一把牢牢抓住毛,而不能掐到肉。如果下手不夠快準,在皮肉上留下了紅印,炖出來的湯色就會走偏,不夠白。拔毛必須全手工來,機器雖然方便高效,但不像人手溫柔細緻,仔鵝皮肉有損傷,口味會跑偏。
常州文筆山莊大飯店選用6個月大的青城仔鵝,采用煲湯的方法,最大程度保留了鵝肉的鮮香本味,吃起來餘味綿綿。這道青城仔鵝煲,用散養青城仔鵝入馔,需要用到豆油、豬油、色拉油、生姜片、白芷等配料。
把整隻仔鵝切塊,去除贅肉脂肪,用清水漂洗,直到血水洗淨。入鍋焯水,直至肉發白、血水出來,撈出鍋再次清洗。倒入豬油、豆油、色拉油煸炒姜片和蔥段,再把鵝肉翻炒,直至香味出來,倒入備好的高湯。大火煮20分鐘後轉小火慢炖1小時,就可以出鍋,或以打邊爐形式呈現。
先喝湯再吃肉,這道菜湯汁鮮美,鵝肉骨酥肉爛,鮮香入味,是常州人鐘愛的美味佳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