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有非常多好玩的地方,諸如上海外灘,東方明珠塔,金貿大廈,等等。有美景也自然少不了美食,上海的美食文化曆史悠久。今天,朵媽就帶大家一起來分享下,上海的特色美食吧。
上海素有“美食天堂”之稱,上海彙聚了蘇、錫、甯、徽等20多個地方風味菜點。如果用前世今生的關系來形容上海菜,那它的前世就是本幫菜,而今生就是海派菜。上海人說的本幫菜,其實就是上海本地的風味菜肴,上海菜主要的烹調手法為紅燒、煨、糖為主。除了濃油赤醬的本幫餐飲,最令上海人引以為豪的還有各種民間點心。
一、紅燒鮰魚
紅燒鮰魚是上海市的傳統名菜,屬于滬菜系。此菜肥腴軟糯,鹹中帶甜。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上海十大經典名菜。
原料:
鮰魚一條1.5斤,白果仁5顆,蔥姜蒜,老抽10克,生抽5克,白糖8克,水适量,胡椒粉味精各少許。
制作:
1、鮰魚去頭尾,魚身切塊,飛水。
2、鍋入油燒3成熱,下魚塊,快速拉油定型撈出。
3、鍋入油,下姜蒜爆香再下蔥爆香,下魚,老抽,生抽,白糖,炒勻上色。加熱水燒開,改小火焖10分鐘至魚肉成熟。改中火,打明油(香油),燒3分鐘,然後改小火繼續焖10分鐘,再改中火,打明油,燒2分鐘,改小火焖5分鐘,起鍋前再改大火加胡椒粉味精,打最後一次明油,出鍋即可上桌。
二、白斬雞
白斬雞是上海地區傳統名菜。“說起白斬雞,要數小紹興”,這已成為了許多上海人的口頭禅。由于“小紹興”是精選上海浦東一帶所産著名的“三黃雞”,質量好、味道鮮美,而赢得了廣大顧客的喜愛。“小紹興”也成了上海久負盛名的名店,白斬雞是上海地區的名菜。
做法:
1、三黃雞一隻,開水燙,冷水浸,反複多次。雞熟後放在水中,進冰箱冷藏。
2、冷卻後,表皮塗上麻油。進行分解,除去頭,頭頸,雞爪,背部。
3、大腿,雞全翅,雞胸,切塊,裝盆。
4、用鹽少量,糖,生抽,蔥,姜、雞汁調蘸汁。
三、八寶辣醬
“八寶辣醬”是上海著名特色菜,它是由“炒辣醬”改良而來的,可以随意搭配,比如:蝦仁、雞肉、鴨肫、豬腿肉、肚子、開洋、香菇、筍片等原料配以甜面醬、豆瓣醬進行炒制,但家常做法不一定要配齊八樣食材,“八寶辣醬”的味道辣鮮而略甜,十分下飯。
材料
已上漿蝦仁、花生米、豬腿肉丁、鴨肫片、筍丁各50克。肉清湯熟雞肉丁各75克,熟肚丁、豆瓣醬、白糖各25克,熟豬油150克,水發海米10克,濕澱粉40克。
做法
八寶辣醬
1. 豬肉洗淨,帶皮切成小丁;豆幹洗淨,切成小丁;蝦米去殼略洗,加10克酒、10克水腌浸;玉米筍洗淨,切成小丁;筍去箨,周圍削淨,切成小丁;蔥去根小段;菱肉略洗,對切為二;豌豆略沖洗;花生仁用熱水泡,将衣剝除。
2. 豬肉入鍋中,加水和蔥、姜、酒煮至半熟時盛起。湯汁留在鍋中,菱肉、筍丁、花生倒入,續煮數沸,豌豆落鍋又煮兩沸起鍋。
3. 鍋中入油,将蔥段爆香,辣醬倒下,炒至醬香四溢時盛起。
4. 鍋中又入油煮沸,先炒蝦米,随即将豆幹傾下煸炒,至微黃色時起鍋,再入肉丁稍加醬油和水,煮至肉醬酥時,姜片挾出。豆幹、筍丁、菱角、花生、豌豆等一并倒下,醬和人,酌加砂糖炒勻,加少許水煮兩沸,随時翻炒,以免粘鍋,待湯汁少後盛起,即可供食。
四、生煎饅頭
生煎包又稱生煎饅頭,是流行于上海的一種地方傳統小吃,簡稱為生煎。上海生煎包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據說已有上百年的曆史。其特點為由于上海人習慣稱“包子”為“饅頭”,因此在上海生煎包一般被稱為生煎饅頭。
原為茶樓、老虎竈(開水店)兼營品種。餡心以鮮豬肉加皮凍為主,20世紀30年代後,上海飲食業有了生煎饅頭的專業店,餡心花色也增加了雞肉、蝦仁等多種品種。
原料: 中筋面粉250克,酵母5克,蔥姜末适量,韭菜70克,蝦米100克,豬絞肉200克,生抽、麻油、料酒、白胡椒:粉、糖、鹽各适量。
制作方法
1、主要原料:面皮、肉餡、皮凍、蟹黃幹貝植物油、特制料包、其它輔助調料等。
2、制作生煎包講究三分皮凍、七分肉餡,以下是主要原料制作:
(1)餡料的配方:五花肉末,特制料包,鹽,味精,白糖,冷水,姜末,香油,胡椒粉,老抽少許,熟豬油,皮凍。
(2)皮凍的做法:肉皮,去油去毛,焯水後加入冷水、蔥、姜,大火燒開,用小火煮至皮酥爛。将肉皮、蔥、姜取出,棄蔥、姜不用,肉皮入冷水中浸一下,入絞肉機絞碎,再放回原湯中重新燒煮,邊煮邊撇去浮沫。當湯汁呈稠糊狀時,即可離火,撒上胡椒粉,讓其自然結凍,最後出皮凍。用時入絞肉機絞成碎末即可。
3.将面粉,酵母,糖,鹽,與水混合揉成發酵面團備用。
4.姜末,蝦米,韭菜,豬肉餡和所有的調料拌勻成餡,包入面皮中。
5.鍋内放油,擺進包子,放少許水煎至金黃色,再翻過來煎,直到兩面全為金黃色,裝盤即可。
五、蟹殼黃
創始于20世紀20年代初期,以上海蘿春閣和吳苑餅家烹制的蟹殼黃最為著名。它采用油酥面加酵面制坯,做成扁圓形餅,餅面粘上一層芝麻,貼在爐壁上經烘制而成。餡料有鹹有甜,鹹的有蔥油、鮮肉、蟹粉、蝦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棗泥等。因餅形似蟹殼,熟後色澤如蟹殼背一樣深紅,所以稱為"蟹殼黃"。
材料
精面粉1100克,老酵面400克,食堿40克,淨豬闆油250克,綿白糖700克,饴糖50克,生芝麻500克(約耗150克),熟豬油600克,花生油10克。
步驟
1.将豬闆油切成丁,與綿白糖一起制成糖闆油丁。饴糖加水50克調成饴糖水、盆内加面粉750克,加入熟豬油搓成油酥面。
2.另取盆放入面粉350克,加開水100克,拌勻成雪花面,稍涼後,加入溫水或冷水400克左右,同時把撕碎的老酵面一同加入揉勻,靜饧1小時,然後摻入食堿水揉勻。
3.發酵面團放在案闆上,擀成約0.3厘米厚的長方形面皮,将油酥面搓成長圓形放在面皮上面,用手均勻攤平,由外向内卷成長圓形,再擀成上述形狀的長方形面皮,然後一折三層,擀平,卷成長圓形,摘成每個重約20克的面坯,平放于案闆上。面坯逐個按成中間厚、邊緣較薄的圓形面皮,包入糖闆油丁5克,收口捏攏,收口向下,壓成扁圓形,一面塗上饴糖水,蘸上一層芝麻,另一面(即收口面)拍上少許冷水,随即入烤爐烤至金黃色即成。
六、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地區一種經濟實惠、獨具風味的傳統小吃,已有50多年曆史。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經油氽、燒煮而成,既有排骨的濃香,又有年糕的軟糯酥脆,十分可口。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适口。
主料:水磨年糕、肋骨、甜面醬、辣椒醬、雞蛋
輔料:面粉、蔥、姜、香菜
調料:鹽、醬油、糖、料酒、胡椒粉、八角、桂皮、菱粉、五香粉
做法
1、肋骨用刀背将兩面拍松。加料酒、鹽、醬油輕拍、捏,使之入味。
2、将菱粉和面粉雞蛋攪拌均勻,浸裹在排骨表面。
3 、下肋骨過油炸至表面結皮,撈出瀝油。
4 、鍋内留少許油,加蔥段、姜絲、八角、桂皮炒出香味,加肋骨、糖、胡椒粉、少許鹽、适量的水,以中小火燒10分鐘至成骨頭湯。
5、油燒七成熱,下年糕炸至表面結皮,撈出瀝油。
6 、将年糕加入排骨湯中,繼續燒至年糕入味、湯汁變濃汁。
7、盤中裝入年糕,蓋上排骨,淋上湯。
七、醬鴨
主料:鴨2000克,
調料:鹽150克,白砂糖200克,味精20克,醬油50克,甘草50克,八角50克,黃酒50克,紅曲150克,姜5克,大蔥5克,花椒50克,植物油20克,香油10克
做法
1、鴨子宰殺後取出内髒,煺去毛,洗淨搌幹水分。
2、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
3、鍋上火燒熱放油,投放姜蔥煸香,加水4500克。
4、将甘草、八角、花椒用紗布包好,另取紗布将紅米包好一起放入鍋中,淋上黃酒,加鹽、糖。
5、再将鴨子放入鍋中一起煮20分鐘左右。
6、放入味精,用旺火收汁取出,塗上麻油即可裝盤。
八、松江鲈魚
鲈魚以松江之鲈最為有名,松江鲈魚,其味鮮美,其肉細嫩,再加上特殊的烹饪技藝,曆來被視為上乘珍馐。
【原料】:
鲈魚肉,冬筍薄丁,熟雞脯肉末,熟火腿末,麻油,紹酒,蔥,姜,熟豬油,濕澱粉,精鹽,雞湯。
【做法】:
将鲈魚肉去骨切成丁;筍丁用開水氽熟;炒鍋上火,放熟豬油燒至五成熱下蔥、姜煸香撈出,倒入魚丁稍炒,烹紹酒,加雞湯、筍丁和鹽,湯滾後用濕澱粉着芡,淋麻油少許出鍋倒入湯盤,撒上熟雞肉和熟火腿末即成。
九、梨膏糖
梨膏糖,是上海市特色傳統名點,中華老字号産品之一,著名特産。
梨膏糖是純白砂糖(不含饴糖、香精、色素)與杏仁、川貝、半夏、茯苓等十四種國産良藥材(碾粉)熬制而成。口感甜如蜜、松而酥、不膩不粘、芳香适口、塊型整齊、包裝美觀、品質優良、療效顯著。上海梨膏糖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唐朝,在清朝盛行,目前在國内外享有盛名,深受廣大男女老少的喜愛。
十、擂沙圓
擂沙圓是上海市喬家栅點心店的漢族傳統名點之一,已有70多年的曆史,在煮熟的各式湯團上滾一層擂制的幹豆沙粉而成。既有湯團美味,又有赤豆芳香,因無湯水,便于攜帶,冷熱皆宜,别具特色。有色有香、熱吃有濃郁的赤豆香味,而且軟糯爽口,攜帶方便,一直深受遊客的歡迎。
魔都上海的美食就分享到這裡,我是朵媽,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