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道時令美食,這是一道非常費工夫的美食,需要細細品嘗它與衆不同的味道。它的做法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10歲的孩子也能輕松掌握,不會下廚的廚房小白也能輕易做出來。這就是地皮菜炒雞蛋。
陽春三月的淇畔丘陵,油菜花開得正豔,黃黃一家四口顧不上花叢拍照,直奔坡頂的石闆台,在這裡低頭摸索,從容不迫的把撿到的黑色神秘美食裝入小桶。每年這個時節,我們都會來這個秘密基地撿時春天的美味,全然忘了它原本是農曆6月的特産。
這就是地皮菜或者叫地木耳,林州方言叫地股亂,形容它卷曲一團的樣子。它是真菌和藻類的結合體,一般生長在雨後潮濕的地方,有點象輕薄款泡軟的黑木耳。黃黃小時候聽媽媽說,地皮菜是山羊打噴嚏長出來的,對它很是嫌棄。可是自從吃過一次地皮菜雞蛋湯以後,就難以忘記它的味道,也不在乎它究竟是怎麼來的了。地皮菜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磷、鋅、鈣等礦物質。據說,地皮菜所含的一種成分可以抑制人大腦中的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從而能對老年癡呆症産生療效。
在春季的山坡發現地皮菜是一次偶然,幾年前爬山踏青,孩子們賞花,黃黃在石闆上休息,突然發現草叢邊,石縫裡有這種黑色的東西,不像石頭,輕飄飄的。俯下身子,拿在手上,仔細觀察。比木耳薄,很輕,很像小時候吃的地股亂,但是不能确定。對于一個執着的美食愛好者(簡稱吃貨)來說,甯可錯撿不能漏過,立刻在空曠的石闆台收集起來。帶回家裡,讓本地居民婆婆鑒定一下。
婆婆覺得這個季節不應該有地皮菜,建議泡水裡看看。然後,我們晚餐喝了一碗地皮菜雞蛋湯。果真是天然美食,跟記憶中的味道一模一樣,跟飯店裡的地皮菜全然不同,口感更脆,味道更鮮。
現在想來,這原本是頭一年雨季生長在山坡頂的地皮菜。由于當地山區人少,植被茂密,夏季和秋季人迹罕至。到了冬季,地皮菜變得又幹又小,不是低頭細看根本不能發現,不是一個美食愛好者也不能跟美食聯系到一起。黃黃曾告訴婆婆發現地點,她去了幾次都找不到,可能春天裡撿地皮菜不适合年紀大一些的人,太費眼睛了。年輕的小姑雖然也喜歡地皮菜的味道,可一聽說要清洗十幾遍也退卻了,看來這種美味最适合不辭辛勞,為了吃排除萬難的黃黃!
清洗地皮菜需要先泡十分鐘,然後把每一個地皮菜的褶皺打開,反複沖洗,撿去草枝、石子、砂粒,這是黃黃洗了12遍的地皮菜。
材料:地皮菜(可以網購人工養殖的地皮菜,也需要仔細清洗,口感跟野生的有一定區别),雞蛋三個。
調料:鹽半勺
做法:
第一步:攪拌并且調味。洗幹淨的地皮菜控幹水分,放入鹽和雞蛋,攪拌均勻。
第二步:炒。鍋放油,放入地皮菜炒結塊即可。
喜歡嫩的少炒一會兒,喜歡老一些的多炒一會兒。味道略有不同,相同是地皮菜脆嫩的口感,隻有吃過才知道。
溫馨提示:
沒有地皮菜,用紫菜代替也可以,有淡淡的海鮮的味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