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村過事,席面上會有一種甜點,人們叫它甑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晉糕。
對于舌尖美食甑糕來說,我們大家都不陌生,即使是在過去的歲月裡,除了端午節外,平日裡也會蒸一些吃的。不過一般人很少知道為什麼叫作這個名字的。甑糕是主要以紅棗和糯米為原料,用古老蒸具“甑”蒸制而成的糕,所以得名甑糕。甑讀zeng音,其形似圓筒狀,底部有許多透氣的小孔,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可放置在鍋上蒸食物的炊具。因為我們晉南一帶俗名為勁子,所以甑糕也叫作勁糕,并非是我們日常所寫成的晉糕。 在我們家鄉,甑糕可是出了名的傳統美食,老幼鹹宜,營養豐富,滋補性強,風味獨到。不僅看上去色澤鮮豔,紅白相間,形色俱佳,先給人一種視覺美的享受,而且吃起來棗香濃郁,軟甜粘勁,味道醇厚,濃香撲鼻,長時間吃也不會厭食的。據說當年馮玉祥将軍與閻錫山聯合讨蔣失敗後,暫居在新绛縣的白馬寺裡,就曾長期食用,還稱贊甑糕為“平民階層的燕菜”。
據說甑在原始社會後期就已經産生了,到了新石器時代又出現了陶甑,商周時代發展為青銅鑄成的甑,鐵器産生後又變成了鐵甑,從此鐵甑這個炊具就世代沿襲,現在還有的地方使用着。後來也有人用鐵皮制作成甑子的,隻是形象雖然美觀多了,但是在人們的舌尖上,還是感覺由陶甑蒸出來的甑糕質量最好,口味也是最佳的。宋代大詩人陸遊食用後,在其《秋花歌》詩作中就留下了“長碓搗珠照地光,大甑炊玉連村香”這樣的句子。 與其他美食相比,甑糕色香俱佳,别具一番風味,既可熱吃,也可涼吃,現在還可以炒着吃,成了一種全方位吃法的美食。記得小時候,常常将甑糕吊在紅薯窖裡,當然是水井更好。從地裡勞作回來,将甑糕從井筒裡吊上來,鏟上一碗半盤的,撒上一勺白糖。由于溫度的變化,那白糖瞬間便會化成糖水,溶進甑糕裡面,吃起來是入心入腹的涼與甜。想必從農村出來的朋友,都曾有過這樣的口福。
甑糕要好吃好看,除了米和棗要保證優質外,制作技藝也比較講究。記得母親在做甑糕時,對泡米、裝甑、加水與火功等幾個關鍵環節,都有着嚴格的要求,做的時候很是精心。而且母親看來,甑糕不僅要會蒸,還要會鏟,會裝碟,來了客人的時候,多是要用專用的鏟鍁,将甑糕鏟好裝入盤子。這樣看上去色如琥珀,形似凝脂,不信你不咽口水。如今人們又多了一項炒着吃,更是香味撲鼻,浸入肺腑。 當地流行着一種說法,甑糕是源于我們運城的,這也不是信口雌黃。傳說舜帝年輕的時候,雖然飽受繼母姚婆的虐待,但他卻始終是以孝為先,以善報虐,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他離家來到曆山以後,先後成功制作了盆、罐、鍋等陶器,并且研制出了一種叫做甑的炊具,放上當地生産的黍米與紅棗,做成香甜可口、軟硬适度的糕,送給繼母與父親食用,久而久之,就在家鄉流行開來。由于是用甑蒸出來的,形狀又像是當地糕之類的食物,所以就被稱作為甑糕,一直流傳至今。
對于運城人家來說,蒸甑糕是手到擒拿的事情,家家戶戶年年端午節都要蒸的。小的時候,母親更是大盆小盆要蒸好多,除了自家吃外,主要是送親朋好友的,舅舅、姑姑、老姨家等等,與周圍鄰居街坊也有互相贈送的。後來大姐嫁了人,家境不是太好,所以大姐家也就成了父母親的“五保戶”,隻要是我們家有的,大姐家就少不了。用母親的話說,就是我們家抓到一隻跳蚤,都要分給大姐一條腿的。那個時候包粽子很少,主要還是沒有那個閑工夫。盡管我們村子中央有一個池泊,旁邊就是蘆葦園,包粽子用蘆葦葉是很方便的。 記得我們家蒸甑糕先是用瓦盆,後來就改成了瓷盆,搪瓷盆。蒸的時候,先将甑放在一個大口鍋的箅子上,鍋中添好水,然後将浸泡好的糯米、紅棗分别裝進甑子裡。先鋪上紅棗一層,再鋪糯米一層,如此一層夾一層,共鋪七層 ,即三層米四層棗。先是用旺火将鍋燒開,等上汽後要不時給鍋裡加少許涼水,反複加水三次,以免鍋底水熬幹了。最後改用文火焖蒸,兩三個小時後甑糕即告蒸成,老遠就能夠聞到那種特有的香味來。
好的甑糕蒸出來柔軟細膩,色彩相宜,下面一層米滲入了棗色,呈一種晶瑩鮮潤的绛紅色澤,中間是黍米或者糯米,呈金黃色或雪白色,最上層又是早已爛成暗紅的棗泥。設若給棗泥上面撒上一層碧綠的葡萄幹,這樣的甑糕不僅看上去色澤鮮潤,層次分明,而且吃起來粘甜适口,滋味特美。如此既賞心、又悅目,還飽腹,一舉三得的美食,人們何樂不飽而啖之?有人曾作小詩一首,很是形象貼切:甑糕優質糯米蒸,紅棗相間水晶形。最是舌尖相思味,琥珀凝脂香氣濃。不知道你聞到了嗎?
作者:馮建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