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每年過年我老媽都要炸一大盆的豆腐丸子,光豆腐都要用上一大盆。通常是老媽邊炸我們邊吃,裝丸子的盆裡怎麼都不見多,直到我們吃夠了才行。 雖然叫豆腐丸子,其實裡面是有肉的。當然也可以炸純肉丸子。因為小時候家裡條件有限,老媽就把豆腐和肉摻在一起炸丸子。又好吃,又經濟實惠。炸好的丸子可以幹吃,吃不完的冷凍(冬天大東北的室外就是天然的冷凍室,想怎麼凍就怎麼凍),冷凍的可以蒸了吃,也可以做醋溜丸子吃[呲牙]。 菜譜裡分了三類丸子:純肉丸子,純豆腐丸子,豆腐和肉混合丸子。我個人喜歡混合丸子,對我來說那才是小時候的味道。
By 兔媽愛廚房更愛兔
1、純肉丸子:肉餡适量
2、加入姜末适量
3、加入五香粉(我老媽自制的:花椒和茴香炒熟後纏在一起用破壁機打成的粉)
4、加入生抽,鹽适量
5、加蔥末
6、一個方向攪拌上勁兒,用手擠成丸子。油熱了下鍋炸
7、變成焦黃色就好了,這是純肉的丸子
8、純豆腐丸子:豆腐控水後捏碎,加入鹽,五香粉,蔥花,面粉,少量澱粉(我用的柴鍋豆腐,據說是鹵水豆腐,豆腐味兒比較濃)
9、面粉和澱粉是為了能讓豆腐成丸兒的,不用多加,多了口感不好
10、澱粉和面粉要一點點的加,直到能擠成丸子就可以了
11、下油鍋炸,變得金黃,漂浮起來就好了
12、純豆腐丸子成品,外焦裡嫩
13、豆腐和肉混合丸子:把之前的純肉和純豆腐丸子的料拌在一起。喜歡香的可以多加肉,豐儉由人
14、拌好了
15、準備下油鍋
16、炸吧丸子們
17、炸吧!更多的丸子們
18、成品啦!如果你家的煙機不夠理想,你就可以聞到滿屋子的丸子香味兒了
19、兒時的味道!好懷念!
沒什麼技巧,也沒想的那麼難!
1.更年期的“保護神”
有效的預防骨質疏松、乳腺癌和前列腺的發生。
2.預防心血管疾病
豆腐健腦的同時,還能抑制膽固醇的攝入。大豆蛋白顯著降低血漿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不僅可以預防結腸癌,還有助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3.降低乳腺癌的幾率
制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大豆異黃酮,可調整乳腺對雌激素的反應,日本婦女尿中的異黃酮濃度為美國、荷蘭婦女的100~1000倍,這與日本人常食大豆有關,也是日本相與歐美國家相比乳腺癌發生率較低的一個原因。此外,還可以有效的預防白血病,結腸癌,肺癌,胃癌等的發生。
4.抗血管
制作大豆中含有的皂苷,清除體内自由基,具有顯著的抗癌活性,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抑制血小闆聚集,抗血栓的功效。
5.牛奶的替代品
豆腐的營養價值與牛奶相近,對因乳糖不耐症而不能喝牛乳,或為了控制慢性病不吃肉禽類的人而言,豆腐是最好的代替品。
6.補益清熱養生
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之,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适于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現代醫學證實,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欲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發育也頗為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鐵的含量。
豆腐雖好,也不宜天天
吃豆腐雖好,過量食用卻會危害健康。
引起消化不良:豆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
促使腎功能衰退:人到老年,腎髒排洩廢物的能力下降,大量食用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質,會使體内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髒負擔,使腎功能衰退,不利于身體健康。
造成動脈硬化:豆制品中含有豐富的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轉化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會損傷動脈管壁内皮細胞,易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積于動脈壁上,造成動脈硬化。
導緻碘缺乏:大豆含有皂角苷,不僅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還能促進人體内碘的排洩。但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
促使痛風發作:豆腐含嘌呤較多,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較高的患者多食易導緻痛風發作。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譜!
喜歡這個食譜記得收藏、關注哦!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對這道美食的建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