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而不燥之魚肚的三種烹饪菜譜分享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菜譜是川菜魚肚的三種做法:
魚肚又叫魚膠、白鳔、花膠、魚鳔。魚肚有黃魚肚、回魚肚、鳗魚肚等,主要産于我國沿海及南洋群島等地。是魚的鳔,經剖制曬幹而成。屬四大海味之一,近代被列入“八珍”之一。魚肚也是入菜的經典食料。
産于我國沿海,以廣東的“廣肚”為最佳。福建的“毛魚肚”較次于“廣肚”,但也是佳品。
營養價值:
魚肚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主要營養成分是粘性膠體高級蛋白和多糖物質。據測定每百克幹魚肚含蛋白質84.4,脂肪0.2克,鈣50毫克,磷29毫克,鐵2.6毫克。
可用于治療瘡疖、腫痛、無名腫毒、皮膚破裂、惡性腫瘤;腰酸背痛、風濕性腰背痛、胃病、肺結核、百日咳、嘔血、再生性障礙貧血、陽痿、氣管炎及産婦血崩和産後腹痛等症。對腎結石、胃和十二指腸潰瘍、風濕性心髒病、婦科自蒂和月經不調等均有較好療效。魚膘還能作膠丸外殼和粘合劑。用魚膘制成高粘度的明膠或黃魚膠高達95%。
魚肚食療功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膠質、磷質及鈣質,女士視為養顔珍品。對身體各部分均有補益能力,是補而不燥之珍貴佳品。
魚肚味甘、性平,入腎、肝經;具有補腎益精,滋養筋脈、止血、散瘀、消腫之功效;治腎虛滑精、産後風痙、破傷風、吐血、血崩、創傷出血、痔瘡等症。
食療禁忌:
魚肚雖好,但并不是人人适合食用。如胃呆痰多、舌苔厚膩者,食欲不振和痰濕盛者則不宜食用。
雞汁廣肚
原料:水發廣肚一斤,小菜苞十二隻。
調料:濃湯八兩,豬油一斤(耗二兩),鹽六分,白糖四分,味精一錢,料酒一兩,蔥姜一兩,胡椒面四分,生粉四錢,雞油二錢。
做法:
1、先将水發廣肚改成一寸五分長、六分闊的骨牌塊,下鍋加入冷水燒沸後,用小火焖五分鐘左右取出(按此方法需燒二次)。後燒熱鍋加入豬油,投入蔥姜煽至呈金黃色時,加入料酒、毛湯,滾燒片刻撈去蔥姜,再把廣肚下鍋滾燒十分鐘左右,撈出,瀝幹水份,倒去腥水。
2、另燒油鍋,待油溫達五成熱時,分别将魚肚、菜苞下鍋拉油後撈起,将油倒出,趁原熱鍋先加入豬油、料酒、濃湯、鹽、糖、味精、胡椒面,後投入廣肚滾燒,待湯汁收去三分之一時,放入菜苞,燒透後用水生粉勾芡,起鍋時淋入雞油,裝入盆内即成。
色彩:白色。
特點:糯、滑、味濃。
奶湯廣肚
原料:油發廣肚半斤,豌豆苗一錢。
調料:頭濃湯二斤四兩,豬油二兩,鹽一錢六分,味精一錢,料酒一兩,蔥姜一兩,胡椒面四分,白醋二錢。
做法:
1、先将油發廣肚用溫水泡軟,改成一寸長、四分闊的骨牌塊,随後下鍋,加入冷水、白醋,滾燒二次(每次五分鐘左右),撈起,用冷水洗淨油膩,再把廣肚下鍋,用清水滾燒二次撈起,洗去醋味,擠幹水份待用。
2、燒熱鍋加入豬油,投入蔥姜煽至呈金黃色時,加入料酒、毛湯,滾燒片刻撈去蔥姜,将廣肚再下鍋滾燒五分鐘左右,撈起,瀝幹水份,倒去腥水。
3、原鍋仍置于爐上,加入頭濃湯、鹽、味精、胡椒面,投入廣肚滾燒五分鐘後,加入豆苗,随即起鍋,裝入湯鍋内即成。
色彩:奶白色。
特點:湯濃、味鮮。
家常魚肚
原料:油發荷包肚一斤,肥瘦豬肉四兩。
調料:濃湯四兩,四川豆瓣醬三兩,豬油二兩,鹽四分,味精一錢,料酒一兩,蔥姜一兩,胡椒面四分,生粉三錢,紅油四分,白醋一錢。
做法:
1、先将油發荷包肚用溫水泡軟,改成一寸長、四分闊的骨牌塊,下鍋加入冷水、白醋,滾燒五分鐘左右撈起,用清水洗淨油膩,随後把魚肚下鍋,加入清水滾燒二次撈起,用冷水洗淨醋味撈出,擠幹水份待用。
2、燒熱鍋加入豬油,投入蔥姜,煽至呈金黃色時加入料酒、毛湯,滾燒片刻撈去蔥姜,後将魚肚再下鍋滾燒五分鐘左右,撈起,瀝幹水份待用。
3、将肥瘦肉切成肉米,接着燒熱鍋,加入豬油,把肉米下鍋煽透後,盛在碗内待用。即趁熱鍋加入豬油、蔥姜稍煽一下,放入豆瓣醬炒透後加入濃湯滾燒片刻,用湯篩濾去醬渣,然後放入魚肚、肉米,加入料酒、鹽、胡椒面滾燒,待湯汁收去三分之一時,加入味精,即用水生粉勾芡,起鍋時加入紅油,盛起裝入盆内即成。
色彩:深紅色。
特點:鮮辣帶香。
(文:菜譜源于胥元誠、陳長标著《四川菜點選編》 編:成都鄉廚協會)
TO-鄉廚看過來:
1、您想成為明星鄉廚嗎?歡迎自薦投稿!
2、您想參加廚藝大賽,與廣大廚友切磋廚藝嗎?您想尋求行業幫助,獲得更多資源和收益嗎?歡迎關注“成都鄉村廚師協會”微信公衆号、百家号、頭條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