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安徽菜臭鳜魚做法

安徽菜臭鳜魚做法

美食 更新时间:2024-06-30 05:10:10

臭桂魚又名臭鳜魚,是安徽省徽州地區的一道傳統名菜,也是徽州菜的代表之一,該菜品源于安徽省徽州地區(徽州即現黃山市一帶);初次見到的人大多不敢下筷,因為鳜魚發出的似臭非臭的氣味,叫人有點擔心。其實食客不用擔心,這絕對不是菜變味而發出的異味,而是這道菜獨有的風味,當你吃一口後,你會驚訝地發現它的味道如此鮮美,這就是徽州的名菜—臭鳜魚。

安徽菜臭鳜魚做法(美食100道菜之一臭鳜魚)1

相傳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帶的魚販每年入冬時将長江名貴水産——鳜魚用木桶裝運至徽州山區出售(當時有“桶魚”之稱),途中為防止鮮魚變質,采用一層魚灑一層淡鹽水的辦法,經常上下翻動。如此七八天抵達徽州各地時,魚鰓仍是紅色,鱗不脫,質未變,隻是表皮散發出一種似臭非臭的特殊氣味,但是洗淨後經熱油稍煎,細火烹調後,非但無臭味,反而鮮香無比,成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續下來,至今盛譽不衰。如今烹制此菜不再使用桶魚。而是用新鮮的徽州自産桃花鳜(每年桃花盛開、春訊發水之時,此魚長得最為肥嫩)用鹽或濃鮮的肉鹵腌制,再用傳統的烹調方法燒制,故又稱“腌鮮鳜”。

安徽菜臭鳜魚做法(美食100道菜之一臭鳜魚)2

徽州歙縣和績溪是做這道菜最好的地方之一, 現如今績溪又推出了 臭桂魚的新做法 如“幹鍋臭鳜魚”、“漢堡臭鳜魚”、“醬香臭鳜魚”、“窖香鳜魚”等多種烹調方法。

安徽菜臭鳜魚做法(美食100道菜之一臭鳜魚)3

相傳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帶的貴池、銅陵、大通等地魚販每年入冬時将長江鳜魚用木桶裝運至徽州山區出售,因要走七八天才到屯溪,為防止鮮魚變質,魚販裝桶時碼一層魚灑一層淡鹽水,并經常上下翻動:魚到徽州,鰓仍是紅的,鱗不脫,質不變,隻是表皮散發出一種異味。洗淨後以熱油稍煎,細火烹調,異味全消,鮮香無比,成為脍炙人口的佳肴

安徽菜臭鳜魚做法(美食100道菜之一臭鳜魚)4

文人多閑心,喜歡鼓搗點兒廚藝。李笠翁的《閑情偶寄》和袁簡齋的《随園食單》都有河鮮料理的方法,不過這二位基本是光說不練的主兒。倒是後來的安徽人胡适之先生,喜歡“洗手作羹湯”。

胡适自己發明道菜叫“胡博士魚”,其法為魚脔切丁,加三鮮細料熬成魚羹。在當時,這道菜與馬叙倫的“馬先生湯”,張競生的“張先生豆腐”比肩,成為京華一時名馔。如果有一個人是徽菜的代言人,那麼這個人必然是徽州人胡适。

安徽菜臭鳜魚做法(美食100道菜之一臭鳜魚)5

胡适一生對徽菜情有獨鐘,而在徽菜譜系中,一道“胡适一品鍋”也已經成為招牌。不過胡适一品鍋并不能算徽菜第一,因為前面還有道臭鳜魚。在徽菜館子裡,你若聞不到陣陣臭味兒,就說明這館子不夠地道。在徽州的古語中,臭鳜魚也稱“腌鮮鳜魚”,腌鮮在方言中即為臭的意思。

新鮮鳜魚雖好,但是時間與鹽合力之下,鳜魚卻可由單純的鮮美轉化為鮮味豐富與無窮的回味。倘若将鮮魚比作情窦初開的純情少女,那麼腌制後的魚則更多了一些味道,似一個勾人尤物。

鳜魚在腌制過程中經過加鹽加壓,腥味随着水分滲出,鮮味在腌制的過程中被吊起,吃起來不會有魚的腥氣,加上鳜魚本身的蒜瓣肉特質,腌制後的的魚肉反倒口感彈韌、鮮美十足。

安徽菜臭鳜魚做法(美食100道菜之一臭鳜魚)6

對于腌鮮鳜魚來說,正确的做法應該是鳜魚宰殺、淨膛、洗淨瀝幹。在鳜魚的膛内和外部均勻地塗抹上鹽,蔥切段,姜切片,魚放于木盆,一層鳜魚一層蔥、姜,層層碼放等待發酵。發酵過程中的黴菌越高,營養價值越高。但這個度卻是極難把控,過之則腐,未到則不及,也就享受不到臭鳜魚極緻的美味了。

安徽菜臭鳜魚做法(美食100道菜之一臭鳜魚)7

一道好的臭鳜魚,魚肉如鮮百合一樣,層層散開。中心雪白,往邊上漸漸上色,到最邊緣,居然豔若桃花一般了。對于臭鳜魚的真味,其實在于徽人對鮮味的執着與追求,在于制作者的精心。有人說,食“腐”的民族才是會吃的民族。發酵食物有鮮食沒有的千回百轉的滋味,這種味道需要智慧與耐心才能享受得到。

安徽菜臭鳜魚做法(美食100道菜之一臭鳜魚)8

合肥那邊的臭鳜魚又是另一種做法,竟然有湯汁,用大碗裝着,澆上了濃濃的醬汁兒,有點像是我故鄉的糟辣椒做成的,或許是豆瓣醬。賣相似乎更佳,不過肉質軟些,臭味卻濃些。那晚多在喝酒,嘴裡滿是酒味,并沒有怎麼吃出合肥臭鳜魚的味道。就不再詳說了。回來查了一下臭鳜魚的資料,這臭鳜魚原來是徽州地區的名菜,徽州就是現在的黃山市。這臭鳜魚的做法是抹上鹽,放在木桶裡,用青石頭或者河卵石壓個六七天,等到鳜魚發出臭味就可以用來做菜了。這種做法和我故鄉那些苗人腌制稻花魚的方式差不了多少,不過滋味差别很大,我故鄉那些苗人的稻花魚臭中還帶着一些酸味,不過想來都是風味無極的。

安徽菜臭鳜魚做法(美食100道菜之一臭鳜魚)9

然而徽州臭鳜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肉質鮮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鳜魚的本味原汁。徽菜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路任群介紹:“傳統紅燒臭鳜魚是徽菜頭道招牌菜,也隻有微微臭的臭鳜魚,才是人間正味兒!最正宗的臭鳜魚,精選安徽當地的肥美鳜魚,手工腌制,嚴格把控用鹽比例和腌制時間,拒絕任何添加劑,堅持自然發酵,傳統手法更營養、更健康。”其制作流程為:将新鮮鳜魚洗淨、去鱗、剪開魚肚,抹鹽,然後放在陶缸或木桶裡面腌制,最忌采取直接抹鹽然後也無石頭壓的腌制方法,這種腌制方法魚肉不結實,魚的水分不易排出,魚肉無法充分發酵,就達不到臭鳜魚“似臭非臭”的效果,魚肉也不好吃。腌制過程中,将魚放在室溫25℃左右的通風環境中,初腌時,每天約20分鐘将魚翻一次,到後期每天翻魚2至3次,夏天經六七天,冬季半個月後,魚體便發出似臭非臭的氣味即可食用。

  臭鳜魚,微微臭,好吃蒜瓣肉。時至今日,臭鳜魚已經成為徽菜中最受歡迎的一道名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