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百年古法釀造醬油配方

百年古法釀造醬油配方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09 07:22:16

本文為「小喬的美食美客」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之前寫了很多關于調味料的文章了,特别是醬油的。在所有的調味料當中,鹽是“百味之王”,但是除了鹽之外,我認為最重要的調味品,不是味精,不是醋和糖,不是琳琅滿目的各種增鮮調味料,而是醬油

之前介紹的關于醬油的知識,知識面僅限于如何挑選,以及基礎的知識。下面就來看看正兒八經的老輩人做下來的醬油,是什麼樣的,這也是看了這個紀錄片,有感而發的,感覺有必要寫出來。多年前的美食紀錄片,看看古法釀造的老醬油,是如何生産出來的?

百年古法釀造醬油配方(多年前的美食紀錄片)1

首先,古法釀造的老醬油,需要的是時間和陽光。老醬油和其他老輩傳下來的烹饪技藝,是一樣的,首先就是時間,而除此之外,就是合适的陽光。

當然,好的美味來自于好的食材,好的醬油,它所選用的黃豆,是被一粒一粒精心選出來的。這個可能有些人不太相信,但是老輩手藝人,黃豆确實是要把質量不好的豆子,一粒粒剔除出來,剩下的,必須是顆粒飽滿的好黃豆。

百年古法釀造醬油配方(多年前的美食紀錄片)2

陽光,這是大豆發酵、然後生産出來好醬油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老的醬油廠,最怕的就是出現陰雨天。有時天氣不好的時候,也是做醬人最怕的一個時候。

大豆發酵的時候,為什麼每一個醬缸上面,都要戴着一個“草帽”一樣的東西?其實就是怕突然天氣轉變,下了雨怕雨淋進了醬缸,要臨時給它們戴上帽子。如果一看天氣要變,工人們要趕緊給醬缸“戴帽子”。

百年古法釀造醬油配方(多年前的美食紀錄片)3

同釀酒一樣,我們老祖宗最為拿手的,就是用“曲”來發酵東西,醬油也不例外。新鮮的、顆粒完好的大豆,首先要經過浸泡,泡軟之後,高溫煮熟,接着就要開始加入醬曲了,這個曲,同酒曲的性質差不多,是大豆發酵必不可少的東西。

在混入醬曲的過程中,全部都要靠人工,這個操作,也像炒茶,這個過程,是機器無法代替的,個中滋味,隻有做醬油的師傅能深有體會,隻要這樣,才能做出真正的醬香味道來。

百年古法釀造醬油配方(多年前的美食紀錄片)4

然後就是時間了,胚間裡的黃豆,在摻入了醬曲之後開始慢慢發酵,所需要的,就是漫長的時間了。這個也可以被稱作“豆胚”的發酵,那些絲絲纏繞的豆胚,就像馬上就要進入蟬蛹的蠶寶寶,它們,馬上就要進入醬缸了。

百年古法釀造醬油配方(多年前的美食紀錄片)5

室外的陽光下,黃豆在靜靜地發酵着,經過長時間的晾曬,混入醬曲的豆子,它的顔色已經從原來的顔色,漸漸變成了黑褐色,已經完成了第一步的升華和蛻變。

這個狀态,是現在那些所謂加入添加劑的醬油,所無法顯現出來的一種狀态,這就是古法釀造醬油所特有的。這個時候,不要說醬油廠了,幾裡之外的地方,都能聞到濃郁的醬香味道,純天然的香味。

百年古法釀造醬油配方(多年前的美食紀錄片)6

古法釀造的醬油,就像中國很多其他的傳統手藝,“醬心”就如“匠心”,需要秉持的,就是對大自然的一種敬畏,以及對于食材本身的一種尊重和喜愛。

以前古法釀造的醬油,最低要一年多才能出缸。很多做醬油的老師傅,在醬油廠工作了一輩子,一共也就釀出過30多次醬油,這就是他們對于醬油的初心。

百年古法釀造醬油配方(多年前的美食紀錄片)7

上面寫了這麼多,是讓大家對古法釀造的醬油,有一個大概的認知。社會在進步,我還是感覺,傳統的東西不能放棄。外在品質暫且不說,首先,那是我們的祖先,留給子孫後代的,一種傳統和智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