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适合防秋燥吃的八種水果

适合防秋燥吃的八種水果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24 03:15:52

适合防秋燥吃的八種水果(這些水果秋季少吃)1

金秋時節,秋風送爽本應是氣候宜人的時節,然而,不少人卻出現鼻咽幹燥、唇焦口幹、咳嗽少痰、皮膚瘙癢,甚至大便秘結等“不爽”症狀。這很可能是着了“秋燥”的道。祖國傳統醫學很重視天人相應,強調自然界氣候與人體疾病的相應關系,秋季五行屬“金”,在氣候與“燥邪”對應,在五髒與“肺”對應。秋燥就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以肺系症狀(呼吸道症狀)為主的疾病,相當于西醫學的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等。

“燥邪”的特點概括說就是“燥勝則幹”,即燥邪會導緻陰津耗損,出現皮膚幹燥和體液丢失等症狀。臨床根據其寒熱性質不同,又分為“溫燥”和“涼燥”,前者見于初秋天氣尚熱或久晴無雨的時候,除上述幹燥症狀外,還可有頭痛身熱、心煩口渴、咽喉腫痛、咳嗽痰黃、舌紅苔燥、脈數等類似風熱感冒的症狀。後者始于深秋天氣轉涼之時,除幹燥症狀外,還伴有頭痛發熱、惡寒無汗、鼻鳴鼻塞、咳痰清稀、苔白脈弦等類似風寒感冒的症狀。

中醫提倡“治未病”,對付“秋燥”應當預防為主,根據天氣狀況和自身反應盡早做好預防。遵循“燥則潤之”的原則,秋天飲食調養應以輕宣滋潤、生津止渴為重。飲食以清淡為主,少吃過于油膩、辛辣之品,多吃粗糧和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同時,預防秋燥應注意保持室内适當的濕度,戶外空氣質量差時則應減少戶外活動。

據測算,人體皮膚每天蒸發的水分約在600毫升以上,從鼻腔呼出的水分也不下300毫升,為及時補足這些損失,秋天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節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髒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飲水宜多次少飲,老年人每天最好在清晨和晚上臨睡前各飲水200毫升。若活動量大,出汗多,應增加飲水量。民間有“朝朝鹽水,晚晚蜜糖水”的說法,即早晨飲淡鹽水,晚上适當喝一些蜜糖水,對改善秋燥确有一定幫助。

秋燥除了多飲水、淡茶、豆漿以及牛奶等飲料外,溫燥可多吃銀耳、百合、葡萄、梨、荸荠、蘿蔔;涼燥吃黑木耳、金橘、胡蘿蔔、蘋果、蓮藕、石榴、紅棗等。此外,羹、粥品也是秋令潤燥的常用方法。

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水果都适合秋季食用,李子、榴蓮可能助火生痰,對預防秋燥有負面作用,應盡量避免食用。

當然,如果不幸得病,也不要慌張,及時到醫院診療,中醫師通過四診合參,詳細辨證,如果确診為溫燥,可選用桑杏湯或清燥救肺湯;涼燥則可用杏蘇散。同時還可配合飲食調攝,如溫燥選用荸荠粥,涼燥選用白前粥等,一些中成藥如治療溫燥的川貝雪梨膏,治療涼燥的萊陽梨膏,也可選用。

随着紅葉飄落,秋寒日甚,除秋燥之外,最佳進補時間也踩着北風的腳步臨近。中醫上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冬是萬物收獲、養藏之季,也是一年中最适合人體調補的時節。現代醫學認為,由于秋冬外界溫度較低,機體會增加新陳代謝,以提供熱量,維持人體“恒溫”,因而,胃腸消化吸收功能增強,一些有益的物質更容易被人體吸納。

膏方作為中醫藥的一種劑型,通常由大型中藥處方配合輔料及珍貴滋補藥材,經反複熬制濃縮而成。與一般湯藥相比,膏方不僅具有同樣的治療、調理作用,且在口感及補益功效上更勝一籌。對慢性病患者來說,膏方既能“治病”,又善補虛,在延緩疾病發展、減少舊病複發方面有良好表現。一些好發于春夏的疾病如哮喘、皮膚病、關節炎等,若秋冬調養得宜,來年就不易發作。而對亞健康人群來說,膏方能有效調暢氣血陰陽,糾正體質偏頗,改善失眠、疲乏、焦慮、記憶力減退等非病非健康狀态,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預防風、寒、燥、濕等外邪侵襲,起到防病作用。

作者:薛鸾(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醫師)

圖:視覺中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