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美味與詩詞一起如何形容

美味與詩詞一起如何形容

美食 更新时间:2024-07-30 20:17:33

美味與詩詞一起如何形容(美味隻要一入詩詞)1

美食大餐圖

中國人的節日離不開美味,尤其是春節,各式各樣的美食誘人垂涎欲滴。在詩人的世界裡,不論怎樣的美味,隻要一入詩詞,那就既有詩意又好吃。

比如東坡肉。蘇轼是個美食行家,被貶黃州寫有《豬肉頌》一詞:“淨洗铛,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寫豬肉的做法:洗淨鍋,少放水,慢慢煮,煮爛了才好吃!黃州的豬肉價格便宜,早上起來吃兩碗,好過瘾啊!據說,在杭州任職,時逢西湖泛濫,蘇轼發動群衆疏浚,老百姓感謝他,過年時擡豬肉拜年,蘇轼指點人們燒得紅酥酥的,分給參加疏浚西湖的人吃,大家吃後無不贊歎,就把他做的肉稱“東坡肉”。

比如鳜魚。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雲:“西塞山前白鹭飛,桃花流水鳜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鳜魚,刺少,味美,農曆三月是吃鳜魚的季節。食法多樣,以安徽徽州一帶臭鳜魚最有名。臭鳜魚是由發酵而來,和泡菜一樣,灑薄鹽,密封數日,出壇時有淡淡的臭味,但吃着香,而且開胃。魚肉因為事先發酵而變得更加爽滑,蛋白質也更好吸收利用。由于刺少,方便了孩童和老年人食用,好消化、脂肪少、蛋白高,不失為美味。

比如鲈魚。範仲淹有《江上漁者》曰:“江上往來人,但愛鲈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裡。”鲈魚,一直是中國人喜歡的河鮮,還有個“莼鲈之思”典故:晉人張翰在洛陽做官,秋天時,看到秋風起,想念家鄉的菰菜、莼羹和鲈魚脍,當即感歎道:人生應當縱情開心,何必因為做個官被困在這離家千裡之外的地方?于是毫不猶豫辭官回家,吃他的莼菜鲈魚去了。由此,可見鲈魚的魅力。

比如螃蟹。清代畫家郎葆辰,以水墨畫蟹著稱,時人謂之“郎螃蟹”。他畫過一幅《蟹菊圖》:蟹三四隻,秋菊一兩株,菊花燦然,并題詩道:“東籬霜冷菊黃初,鬥酒雙螯小醉時。若使季鷹知此味,秋風應不憶鲈魚。”畫家把“持螯飲酒賞菊”與晉人張翰(字季鷹)“莼鲈之思”的典故引用于詩中,既扣住了“秋風起,蟹腳肥;菊花開,聞蟹來”的時令特點,極言螃蟹之美味,又表達了自己淡泊名利的野逸之心。可見,蟹中有美味,蟹中也有志趣。

比如鴨子、河豚。蘇轼《惠崇春江晚景》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一詩兩種美味:一是鴨子,清涼敗火,适宜體弱多病、久病初愈的患者,老年人可放心食用,其做法多樣,煮湯、烤肉皆可,北京烤鴨就是有名的美食。二是河豚,一片竹林,三兩枝桃花,河岸上滿是蒌蒿,蘆芽剛剛破土,還有水中“欲上”的河豚,見此,美食家蘇轼可能在想,河豚該上來了,用蒌蒿和蘆芽一炖,要比東坡肉鮮美多了。

另外,有些食品也是不可或缺的美味。比如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詞》:“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還有唐代白居易的《寄胡餅與楊萬州》:“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饑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這裡的“桂花香餡裹胡桃”“面脆油香新出爐”,就把元宵、胡餅兩種美食的“香”渲染得淋漓盡緻,能不誘人垂涎欲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