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避免營養流失,洗紅菇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
|
珍貴的紅菇要搭配桃堯鎮當地的走地雞才美味。 |
|
廚師熟練地将洗淨的雞肉切塊。 |
|
砂鍋内水滾後放入雞塊,熬煮半個小時。 |
|
雞肉煲好後,将洗淨的紅菇放入,隻需再煮十分鐘即可。 |
|
在桃堯鎮,紅菇炖雞是一道上等的家常菜。 |
每到采摘紅菇的時節,淩晨兩三點的時候,在梅縣區桃堯鎮的幾座高山上,能看到微微閃爍的燈光,那是村民們拿着手電筒采摘紅菇時發出的光。他們就這樣低頭一路找尋,一走好幾個小時才可以走到深山中,運氣好能摘一背簍,運氣不好的話,就要無功而返了。
紅菇是稀有的山珍,有“菇中之王”的美稱。得益于桃堯鎮良好的生态環境,當地曾盛産紅菇,隻有本地百姓才能采摘到真正的野生紅菇,并做出當地獨具特色的一道紅菇炖雞美食。但随着采菇者的年齡增大,會采菇技術的年輕人并不多,加上紅菇無法人工栽培,近幾年桃堯鎮的紅菇數量越發稀少,更顯珍貴。
為何紅菇如此珍貴?采摘過程中會經曆怎樣的困難?筆者帶讀者們走進桃堯,探尋紅菇珍貴的秘密。
▶▷原料難得
采摘紅菇需深夜出行 既累又充滿危險
紅菇是生長在殼鬥科樹下的一種珍稀的天然野生菌類,在桃堯鎮也叫“紅菌”,素有“菇中之王”“中國純天然高等野生山珍”之美稱,是聞名世界的食用菌之一。
紅菇入菜以野生天然的最為正宗,也是最難獲取的食材。據介紹,這是因為紅菇長于深山野林濕潤高溫的腐植質層中,每年端午節前後紅菇就開始成長,每次成長期不到一個月。它們的采摘時間更是非常短暫,僅在夏秋淩晨的幾個小時,成熟1—3天後就會自行腐爛。蔥郁的椎樹林中,在層層落葉下鋪滿潮濕、松軟、肥沃的黑土,這才是紅菇喜歡生長的地方。紅菇對生态環境要求十分嚴格。
位于梅縣區東北部的桃堯鎮,全鎮山地面積近15萬畝,群山環抱,林間古藤巨蔓、古樹名木和許多稀有植物郁郁蔥蔥,良好的生态資源滋養了美味的食材。
在桃堯鎮,當廚師的黃偉聰已經有二十幾年烹饪紅菇的經驗了,在講到紅菇為何如此珍貴時,他一再強調:“這個紅菇太難采摘了,不是一般人上山就能摘到的,很多當地的老百姓隻能摘到幾朵紅菇。加上它的生長環境要求相當苛刻,在我們桃堯鎮,也不是哪片山都能有紅菇。”說話間,他從廚房裡拿出一袋紅菇,打開袋子的一瞬間,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觸動了嗅覺。
據黃偉聰介紹,一些野生菇隻要在潮濕的樹林下都會生長。而紅菇需要在殼鬥科樹下的腐質層中,還得在雨水多的季節才有生長的可能。
不僅如此,有的山地椎樹分布不均勻,椎樹多的地方長出的紅菇就多,反之就少;有的山地雜樹雜草多,制約了紅菇的生長;有的山地光照不合理,有的過強,有的太弱;有的山頭水利條件差,遇到氣候幹旱或氣溫過高時,紅菇要麼無法生長,要麼長出來的菇體很小等。還會出現有的地方年年會長,隻是産量多少有不同,但從未長過紅菇的地方不會有紅菇長出。
黃偉聰解釋道,這是因為紅菇的生長條件特殊,一旦有人在采摘時将紅菇的菌絲破壞掉,它便不可能再繼續繁殖,這個地方便不會再長出新的紅菇,所以對采摘者的技術要求頗高,一般隻有當地百姓才懂得采摘,也比較清楚哪一片山林有得摘。
每當到端午節和中秋節前後,桃堯鎮的村民們就背着小簍鑽進茂密的山林,在落葉、腐土中找尋那一抹豔麗的紅色。一年中這兩個時間段是紅菇的最佳生長期,但時間非常短,不到一個月。據了解,村民們要鑽進山林,用雙手小心翼翼地扒開層層落葉,看到了潮濕、松軟、肥沃的黑土,才有可能看到紅菇。黃偉聰介紹,紅菇喜歡長在這種腐土層裡,樹根、落葉附近是尋找紅菇的好地方。
“紅菇會散發出香味,蟲子、鳥、齧齒類動物都很喜歡吃。”黃偉聰說,山裡的動物是紅菇的第一批食客,它們聞到香味後,就會趕來啃食。人們找到的紅菇大多是殘缺的,露出鮮嫩的白肉,傘面完整的紅菇很難采到。同時,紅菇會在太陽出來之後開傘,這樣的紅菇會流失營養,所以當地村民會在深夜兩三點進行采摘。
采菇非常不易,不僅需要半夜上山,山路還崎岖難行。許多采紅菇的村民常常是晚上八九點鐘就開始上山,一些近的山頭也要走兩三個小時,遠的甚至要走四五個小時,村民就這樣帶着手電筒一路找尋,直到天亮才回家。在漆黑的深山裡,村民們冒着蚊蟲叮咬,還要躲避蛇蠍,山上的許多危險是無法預知的。
在外人眼裡,采摘紅菇是一個既累又充滿危險的活。在村民們眼裡,在山裡尋尋覓覓,隻要能發現紅菇,便是他們最大的收獲。“紅菇是我們當地的特色,如果連我們都無法獲取,又怎麼傳承這道美食。”黃偉聰說。
▶▷技藝講究
清洗紅菇需小心謹慎 湯内無需加任何配料
剛采摘的新鮮紅菇在1—3小時後就會腐爛變質,所以當地村民會将采摘的紅菇進行曬幹,這樣可以保存18個月。
“保存也有要求,紅菇幹品最怕潮濕,一旦遇潮就會加速變質,所以在保存時,保存環境的選擇非常重要。”黃偉聰建議,可以把幹紅菇放入密封袋内,紮緊袋口後放到陰涼、幹燥、低溫的地方。
有了正宗的紅菇,如何做出一道味道鮮美、口感純正的紅菇佳肴?那需要選擇正确的食用方法。黃偉聰表示,很多人在烹饪紅菇時會選擇幹炒或焖燒的方法,其實這樣的制作方法讓紅菇的營養大打折扣。
紅菇最佳的烹饪方法是煲湯,這樣不但能讓它的營養全部釋放出來,還會讓人品嘗到它純正的味道。值得注意的是,煲湯時,不要放入辛辣配料,比如幹辣椒等,以免影響它的口感。另外,放入的時間也要掌握好,以免長時間炖煮讓營養大量流失。
在桃堯鎮,最傳統的做法就是紅菇炖雞,這道菜不僅保留了紅菇的營養價值和鮮味,還提取了雞肉的鮮味。“珍貴的紅菇一定要搭配我們桃堯當地的走地雞。”隻見黃偉聰将洗淨的雞肉切塊,逐一放入燒開熱水的砂鍋中。據了解,一般人煮雞會放入幾片生姜去除腥味,但黃偉聰并沒有這道工序,他解釋道,紅菇的自然鮮味足以壓住雞肉的腥味,加上生姜是畫蛇添足,反而破壞了湯的美味。
雞肉需煲半個小時,等待的過程中可以準備紅菇,因為清洗紅菇也有講究,稍有不慎營養成分就會流失。
“紅菇十分脆弱,體内的色素和營養物質容易釋出,為了避免營養流失,洗的時候要小心謹慎,還得動作快,不能用力,更不要用浸泡的方式。”黃偉聰動作娴熟地将紅菇洗淨,隻見他拿出紅菇後,在細小的水流中輕輕地将躲在菇腳、傘蓋下的泥土雜質洗掉。
筆者發現,紅菇一觸碰到水,便稀釋出紅色色素,将水瞬間染成非常好看的紅色。黃偉聰介紹道,這是紅菇特有的色素,可以說是“活色天香”。
雞肉煲好後,将洗淨的紅菇放入,隻需再煮十分鐘即可。鮮美的雞湯與紅菇一接觸,馬上染成的鮮紅色,湯的鮮味随着滾滾熱氣散發出來,整個廚房彌漫着清香的鮮甜味,讓人忍不住抿着口水,迫不及待想嘗一嘗這一口湯究竟是什麼味道?
“這鍋湯是原汁原味的鮮美,桃堯鎮的紅菇炖雞不需添加任何配料,放鹽即可出鍋。”黃偉聰撒上少許鹽,便關火出鍋。
這道紅菇炖雞,将雞肉的肥美與紅菇的山野鮮味一并溶解到湯裡,釋放營養成分的紅菇充分吸收了湯中的雞油,這樣一來,湯水不至于過分油膩,紅菇也不會太寡淡,是一道上等的家常菜。
▶▷保護困難
紅菇菌絲不能分離至今無法進行人工栽培
紅菇的珍貴不僅是因為它的獲取困難、生長周期短,它的營養價值也非常高。據《本草綱目》記載:“紅菇味甘、性微溫,養血、逐瘀、祛風。主血虛萎黃,産後惡露不盡,關節酸痛。”
據介紹,紅菇含有5種多糖、16種氨基酸和28種脂肪酸,不僅是菜肴,還是一種食藥用菌,除食用外,也供藥用,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也是産婦保健補品。“如此珍貴的紅菇,在桃堯鎮已經十分稀少了……”黃偉聰講到這裡時,有些惋惜。
據黃偉聰介紹,紅菇生長環境過于苛刻,人工營造困難,國内還無法完全人工大棚栽培紅菇,因為它的菌絲不能像其他的菌類那樣分開進行培育,隻能通過自然生長。“我們現在吃的正宗紅菇基本上都是野生的。”黃偉聰說,如果隻是依靠野外的那些采挖,數量十分有限。
在桃堯鎮,隻有當地的村民才懂得如何采摘,但随着年齡增長,老人們無法再登山跋涉,而懂得采摘的年輕人并不多。加上氣候的變化,導緻現在紅菇的産量逐年銳減。
紅菇的生長條件對生态環境的要求十分高,要保護好紅菇的生長,必須加大對生态環境的重視。因此,桃堯鎮在發展的過程中,十分注重生态保護。據了解,桃堯鎮黨委、政府充分認識到保護好生态環境就是守護好金山銀山,就是厚植好發展優勢。
“我們強化宣傳,營造全面共建共享生态成果的良好氛圍。”桃堯鎮黨委、政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利用網絡、微信、以及印制宣傳資料、組織志願者活動等,積極開展環境保護宣傳工作,真正做到家喻戶曉,群策群力,全民皆知、全民參與共同保護生态環境的良好氛圍。
“如果将椎樹砍掉,也會導緻紅菇的消失。”黃偉聰說,紅菇多生長于椎樹底下,一旦有人亂砍亂伐,将帶有紅菇菌絲的椎樹砍掉,紅菇便不可再生。
因此,桃堯鎮抓好護林防火工作,嚴格執行“三查”(巡查、督查、查處),嚴厲打擊盜伐、濫伐等違法行為,嚴控一切野外用火,并積極實施綠化造林活動。據了解,今年向群衆發放《桃堯鎮關于禁止毀林開墾的通告》宣傳單1500份,發放《禁火令》、防火信各2000份和防火年曆1000份,共組織撲火演練8次。同時,完成種植樹苗12000多株,完成15404.5畝森林撫育申報。
■知多D
如何辨别真假紅菇
1.傘蓋:真紅菇傘蓋頂部中央呈深紅色或者暗紫色,比傘蓋四周顔色略深一些。
2.菇杆:真紅菇的菌杆是實心的,少數菇在菇腳有蟲洞。
3.菌褶:注意觀察紅菇傘蓋下的菌褶,真紅菇的菌褶較厚,且略微帶銀灰色。
4.浸泡:真紅菇浸泡也會褪色,但顔色散開時不會呈均勻狀,且水顔色變化緩慢。
5.味道:真紅菇煲湯清甜可口,湯好喝,但菇并不非常可口,略帶澀味,大朵的菇口感略有渣。
紅菇食療功效
1.“坐月子”的用法:茶子油1兩、老姜沫2兩、土雞蛋2隻猛火炒幾分鐘,加入紅糖1兩、紅菇幹品2兩,與烏雞或鄉下老母雞1隻一起煲湯食服。
2.補虛及腎虛腰痛的用法:土雞蛋5隻、紅菇幹品4兩、桂圓2兩、紅糖1兩,煮湯食服。
3.祛水的用法:紅菇幹品2兩與其他食物煮來吃,不入鹽。
溫馨提示:如果不是當地百姓,一般人對野生植物不了解,可能就會采挖到有毒的植物,因此一般人最好不要輕易上山采挖,采菇最容易發生誤采情況。
文/汪思婷 圖/何森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