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秋季養生 調理脾虛健脾胃3食療效果不錯

秋季養生 調理脾虛健脾胃3食療效果不錯

美食 更新时间:2024-12-18 17:10:28

  脾虛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我們可以通過飲食的方式來調理的。那麼什麼食物能治療脾虛呢?脾虛的症狀是什麼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四君子湯

  人參(或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四味基本中草藥為主的古方劑。益氣健脾,适于脾虛諸證。

  參苓白術散

  藥方是在四君子湯基礎上加山藥、蓮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健脾補氣,本方是治療脾虛濕盛症的常用方。

  薏米蓮子粥

  薏苡仁30克、蓮子肉(去皮心)30克、冰糖适量。先煎薏苡仁,再放入蓮子肉,等粥成後加入冰糖食用。健脾祛濕,是很好的藥膳。

  脾虛症狀

  1、清晨起床,刷牙時發現舌頭上有齒痕。

  脾與口唇有密切關系,口唇能反映脾胃的功能,如果唇色淡白,舌頭邊緣已經出現明顯的齒痕,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口淡口苦,這說明體内有脾濕。

  2、上廁所後,發現大便黏在馬桶上。

  在夏季,貪涼吃些生冷寒涼的食物就會導緻寒濕困脾,水濕不能正常被帶走,寒濕向下注入大腸就會讓大便帶水濕,變成軟而不成形稀便,或者黏着在馬桶上。

  3、食欲差,吃一點就撐肚子。

  雖然大多數人在苦夏裡,都會出現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的狀況,可是脾虛的人他們這種問題更為嚴重,不但吃得并不多,飯後還常常有飽脹的感覺。

  4、在短期内體重明顯增加,嚴重時會出現下肢水腫。

  脾胃功能正常的人,能将體内多餘的水分及時地轉輸至肺和腎,通過肺、腎的氣化功能化為汗和尿排出體外。如果脾運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就可導緻水液滞留,導緻身體水腫。

  脾虛的原因

  1、脾氣虛:多因飲食不節,或勞倦過度,或憂思日久,損傷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體虛弱。

  2、脾陽虛:多因脾氣虛衰進一步發展而成,也可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或因寒涼藥物太過,損傷脾陽,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火不生土而緻。

  3、中氣下陷:中氣亦指脾氣。脾氣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氣上輸于肺,以榮養其他髒腑,若脾虛中氣下陷,可出現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症。

  4、脾不統血:脾氣虛弱,不能攝血,則血不循經。

  總結:綜上所述,我們在平時飲食中,可以多喝些蓮子粥。蓮子粥可以健脾祛濕,是非常好的藥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多多食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