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湯圓的習俗,象征團團圓圓。現在很多人吃的湯圓可是都是在外面買的,不會自己做。今天我們就跟随作文庫知識百科來教大家湯圓的做法。
湯圓的做法
一、果醬湯圓
材料:糯米粉400克,果醬适量,溫開水250克,白糖少許
做法步驟:
1、糯米粉和溫開水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團,靜置30分鐘。
2、随後再搓成小球,壓成湯圓皮,放入果醬,小心的慢慢包裹并揉搓成湯圓坯。
3、鍋裡燒開水,放入湯圓坯,煮至湯圓全部浮起後再略煮一會即可(可以選擇加入少量糖或不加)。
二、彩雲湯圓
材料:糯米粉200克,紅曲粉少許,豆沙餡适量
做法步驟:
1、一半糯米粉中慢慢加入适量溫水,水溫要高一點,開水稍微涼一點就可以了,揉成軟硬适中的面團。
2、另一半糯米粉中加入少許紅曲粉,揉成一個粉色的面團。
3、豆沙餡分成均等大小的小團子,大約10克左右。
4、兩個面團滾成長條,相互纏繞。
5、揉成一個彩色的長條,用刮闆切成均等大小的劑子,搓圓,包入餡料。
6、鍋中水先燒開,下丸子,水開後加入半碗冷水,再煮開,浮起即可,現做的很容易熟的。
三、紫薯湯圓
材料:水磨糯米粉100g,紫薯25g,湯圓餡:紅豆沙粉40g,椰蓉20g,綿白糖20g,豬油10g
做法步驟:
1、用溫水把水磨糯米粉和成面團。
2、加入紫薯揉勻,靜置20分鐘。
3、紅豆沙粉用溫水混合,加入椰蓉、綿白糖制成餡料。
4、和好的面團搓條,分劑子。
5、包成湯圓,入大火燒開的水鍋中。
6、開鍋改小火,直至煮熟小訣竅煮湯圓時,一開始一定用大火。開鍋後改小火,這樣煮出的湯圓才不會爆開。
四、玫瑰花湯圓
材料:湯圓,玫瑰花适量。這款湯圓清香,軟糯,甜而不膩
做法步驟:
1、水煮沸,放涼至85度左右,把玫瑰花加入,泡玫瑰花茶。
2、泡好的玫瑰花茶,倒入鍋中;玫瑰花留在茶壺裡,可以繼續泡茶。
3、玫瑰花茶再次煮沸;把湯圓倒入鍋中;當湯圓浮起,說明湯圓已經煮熟。
4、裝入碗裡即可吃,曬上一點玫瑰花瓣,色味俱全。
溫馨提示:湯圓的做法其實很簡單,過程有點像包餃子,但不用擀面杖。濕糯米粉粘性極強,用手揪一小團濕面,擠壓成圓片形狀,挑一團餡(比如豬油黑芝麻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就做成湯圓了。
吃湯圓時該注意哪些方面?
吃湯圓應淺嘗辄止,不宜多吃,特别是老人、兒童和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
市面上的湯圓大多用糯米做成,而糯米含較多支鍊澱粉,黏性大,不易消化。以往幾年,老年人吃湯圓誤吞假牙、小孩子囫囵吞湯圓卡住喉嚨等一些因吃湯圓不注意而引起的病例不在少數。老年人、小孩由于牙齒不全,不方便咀嚼,而且吞咽時肌肉協調性較差,若吃湯圓時不注意很容易滑入食道,卡住氣管,導緻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因此老年人、中風患者、兒童食用湯圓時應特别留意,吃的時候應将湯圓分割成小塊食用,細嚼慢咽,小口小口吃,不要太急太快或過量,也不要邊吃邊說話或是邊吃邊玩,以免消化不良或嗆到,對于使用假牙或者蛀牙患者,更要多加注意,飲食後要及時漱口,以免糯米黏牙,損害牙齒和假牙。
慢性病患者不宜吃。湯圓熱量高,慢性病患者不宜多吃,最好不吃。特别是高血脂、高血壓或是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湯圓,建議食用湯煮的無餡小湯圓,因為甜湯圓含糖量高,會使血糖急劇升高,不僅會加重病情,還會誘發酮症酸中毒。胃腸消化功能不良的病人應盡量少吃湯圓,因為湯圓是由糯米做成的,黏性較大,食後可導緻胃痛、胃脹、反酸甚至腹瀉。痛風患者,要特别留意芝麻及花生湯圓,這些湯圓油脂含量很高,會影響尿酸的排洩,增加痛風發生的可能。潰瘍病患者也應少吃湯圓,特别要避免吃油炸湯圓,因為吃湯圓将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對潰瘍面的刺激,嚴重者可誘發胃出血、胃穿孔等。同時專家還建議,為避免攝取太多的熱量,吃湯圓的同時可多吃一些含高纖維的食物,煮甜的湯圓時盡量少放或不放糖,煮鹹的湯圓時可放些青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