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是生活中經常會拿來食用的一種食品,也是作為飯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食,對于現在許多北方人家來說,每天飯桌上最少不了的就是五谷飯和五谷湯,但是吃五谷雜糧是很有講究的,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才可以吃出健康的身體,才可以發揮其獨特的功效,那麼五谷雜糧吃了有什麼好處呢?
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養精氣",在2千多年前《黃帝内經》已經提出健康飲食的合理結構。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精細化,魚肉、果菜等在飲食結構中所占比例增加,導緻飲食失調,疾病橫生。因此,重建合理飲食對健康生活有相當意義。
在古代,五谷沒有粗雜糧的分别,50年代起,我國從口糧制度管理出發,将糧食人為地分為主糧、雜糧,或稱細糧、粗糧。大米和小麥被稱為細糧,其他就成了粗糧或雜糧。
随着研究深入,人們發現,粗雜糧除了與細糧一樣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外,還有多種治病防病功能。下面介紹日常幾種粗糧、雜糧的營養及防病價值。
小米
小米所含營養成分與大米相比,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的含量比大米高,還有豐富的尼克酸和胡蘿蔔素,對産婦及小兒适宜。
性味甘、鹹涼,有補虛損、健脾腎,清虛熱,除濕利尿之功,能益脾和胃,可治脾胃氣弱、食不消化、反胃嘔吐等症;有滋陰液、養腎氣作用,可治消渴口幹、腰膝酸軟等症,并可除濕熱、止洩痢、利小便、治身體煩熱、小便不利或瀉痢等症,外用還可治赤丹及燙、火灼傷等。
糯米
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鈣、磷、鐵;維生素B1,B2和尼克酸等。性味甘溫,能暖補脾胃,益肺養氣。有補中益氣之功,治自汗盜汗、洩瀉等症,能益肺、暖胃、溫脾,可治煩渴、尿多等症,能解毒發瘡,治痘疹癰疖諸瘡。本品性粘滞,難以消化,脾胃虛者不宜多食,病人宜煮粥或調糊食用。
玉米
含澱粉、脂肪,維生素B1、B12、尼克酸、泛酸、生物素;雖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缺少一些必要的氨基酸,故不宜單獨長期服用;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及卵磷脂,有利于降膽固醇;性味甘平,能調中開胃,降濁利水;可用于高血壓、高血脂、尿路結石、膽囊結石等。
五谷雜糧對我們身體來說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不同的五谷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比如最有營養價值的小米,堪比蛋白質脂肪的營養價值都要高,對反胃和腸胃不消化有着很好的緩解作用,糯米和玉米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該物質可以幫身體補鈣,補血補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