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挑選新鮮可口面包的竅門 四種面包要少吃

挑選新鮮可口面包的竅門 四種面包要少吃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5-09 06:35:42

  超市裡的食物越來越豐富了,選購食品的消費者們卻越來越糊塗了。面對着滿貨架的商品,眼花缭亂之餘,不知道如何挑選。面對這些黃澄澄、香氣撲面的面包,我們該如何才能挑選到健康而又美味的面包呢?下面跟随作文庫知識百科了解一下吧!

  一、如何挑選可口面包

  1、面包要選“硬、淡、粗”。雖然健康的面包應該遵循“硬、淡、粗”三個原則,但是中國人選面包,普遍還是喜歡“軟、甜、細”。對于日常可以買到的面包,俄羅斯大列巴是首選,其中的脂肪含量非常低,而膳食纖維又很豐富人。

  其次,全麥吐司、白吐司也不錯。口感細軟,老人和小孩都可以接受。其中,全麥吐司又比白吐司更勝一籌。還有一些添加了紅棗、芝麻、玉米等成分的吐司面包,味道種類多,但營養和普通吐司相差不多。

  再次,可選擇各種夾餡白面包,比如果醬餐包、奶油餐包等。這類面包的質地和白吐司差不多,但是其中的夾餡如果含糖量很高、奶油中反式脂肪含量很高,兒童、老人以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患者都不适合多吃。還有一種叫做菠蘿包的面包,上部有一層美味的“菠蘿皮”,是用黃油、糖和面粉混合而成的,熱量也比較高。

  2、健康價值細細看,面包看起來總是非常誘人,分類也比較麻煩。按用途,可以分為“主食面包”和“點心面包”兩類;按質感,可以分為“軟質面包”、“脆皮面包”、“松質面包”和“硬質面包”4類;按原料,可以分為白面包、全麥面包和雜糧面包3類。

  3、從熱量來說,以表皮幹脆的脆皮面包熱量最低,因為這類面包不甜,含糖、鹽和油脂都很少,烘焙後表皮脆硬,趁熱吃非常可口。法式主食面包和俄式“大列巴”都屬于這一類,營養價值和饅頭大體類似。硬質面包和軟質面包加入雞蛋、糖、牛奶、油脂等材料,隻是加入的水分不同。孩子們喜歡的“吐司面包”、“奶油面包”和大部分花色點心面包都屬于軟質面包。軟質甜面包含糖約15%,油脂約10%,吐司面包更多一些。但因為加入了雞蛋和奶粉,營養價值也有所增高,适合給寶貝食用。

  二、四種面包要少吃

  no1·丹麥面包

  含熱量最高的是丹麥面包,它又稱起酥起層面包,如同蘿蔔酥一樣,外皮是酥狀的。它的特點是要加入20%-30%的黃油或起酥油,才能形成特殊的層狀結構,常常做成牛角面包、葡萄幹面包、巧克力酥包等。它口感酥香柔軟,非常美味,但因為飽和脂肪和熱量實在太多,而且可能含有對心血管健康非常不利的“反式脂肪酸”。盡量少吃這樣的面包,最好一周不超過一個。

  no2·奶油夾心面包

  如果你喜歡把奶油面包、蛋糕類當早餐,這不是好的飲食習慣。人造奶油是氫化植物油,它是由普通植物油通過“氫化”處理後,使植物油從液态變為固态或半固态的油脂。由于它在人體内逗留時間非常長,直接後果就可能導緻或加劇肥胖。更嚴重的是,反式脂肪很“傷心”,過多攝入會導緻血管變“酥”,失去彈性,進而引起心血管疾病。

  從健康角度看,反式脂肪攝入越少越好。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攝入的反式脂肪不應超過2克。别小看這2克,實際上吃兩個面包或奶油蛋糕時就可能已經超标。

  no3·牛油面包

  味道非常香的面包熱量肯定不低,因為這是脂肪特有的香味。牛油面包額外添加了牛油,雖然别有風味,但脂肪含量極高,尤其是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酸,常吃對心腦血管系統健康不利,還容易發胖——吃此種面包時要記得隻能吃正常量的三分之一。

  購買時還可以觀察面包的表面和包裝,如果表面能看到明顯的油光,包裝袋和墊紙上也有油漬,這樣的面包熱量也很高,還是少買為妙。

  no4·蓬松大面包

  看似蓬松柔軟的面包,用手一捏竟變成一個小面團。如今,市場上不少小糕點房銷售的面包賣相雖好,但并非貨真價實,一塊小面團就能做成大面包。特别松軟(體積很大,重量很輕)而又不乏韌性的面包,這往往是“低品質面粉+大量面包改良劑”的結果。不久前,新聞曝出的廣州市質監局檢查發現面包含有違規面包改良劑中,此類面包問題最大。

  業内人士透露,蓬松度超過兩倍的面包可能不隻使用了發酵粉,很可能加入了溴酸鉀等違禁改良劑,這類改良劑成本很低,對人體有緻癌作用。

  三、如何識别全麥面包

  全麥面包算是面包中的“健康明星”,因為它富含纖維,能幫助人體打掃腸道垃圾,還能延緩消化吸收,有利預防肥胖。2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嘗試吃全麥面包,以培養愛吃“粗”食的好習慣。

  全麥面包是指用沒有去掉外面麸皮和麥胚的全麥面粉制作的面包。它的特點是顔色微褐,肉眼能看到很多麥麸的小粒,質地比較粗糙,但有香氣。白面粉的缺點是,精制後隻保留小麥胚乳,含澱粉、蛋白質,但是缺乏維生素、礦物質。然而整顆小麥中,營養價值最高的部分是胚芽,含有豐富維生素b群、e、礦物質鈣、鐵等,但不飽和油脂含量高,容易酸敗,微生物特别喜歡它,所以比普通面包更容易生黴變質。

  可是大家要注意的是,顔色發褐,未必表明産品是全麥面包。有些企業為了讓消費者更愛吃,會用白面粉來做面包,隻是外面裝扮一下而已。比如加入少量焦糖色素染成褐色,隻添加10%-20%的全麥面粉,或者在面包皮上加燕麥片,雖然面包看起來顯得有點“暗”,但本質上仍然是白面包。這時,我們最好仔細觀察一下面包是否有足夠多的麥麸碎片,同時注意看一下配料表就能識破商家的小伎倆,如果排在第一位的是面包粉,第二三位才是全麥粉,那肯定不是真正的全麥面包。

  四、如何儲存面包

  新鮮的面包買回家後放在哪兒?很多人的答案是冰箱冷藏室。其實,面包冷藏後容易變幹、變硬、掉渣兒,營養和口感還不如常溫下保持的好。一項研究表明,21℃-35℃是最适合面包的保存溫度。買回的面包最好2天内吃掉,常溫下隻需把袋口封嚴即可。如果要存放一周以上,應當包嚴實放到冷凍室内,拿出來之後用微波爐化凍到室溫,吃起來口感很新鮮。

  另外,過了保質期的面包也不意味着就要扔掉,如果不在乎幹硬口感,隻要面包沒有黴味,表面沒有明顯的黴斑,就還能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