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吃什麼好
葡萄酒泡香菜、蜂蜜拌花生油、溫水送服雞蛋殼粉、蘿蔔汁、紅棗泡飲、炒食核桃、白術和白梁米、酒姜煎荷包蛋等等。
胃病食療
1、葡萄酒泡香菜可治胃病
方法:取普通葡萄酒數瓶,把酒倒在敞口瓶裡,放入洗淨的香菜,比例為1:1,密封泡6天即可。早、中、晚各服一小杯,連服3個月。泡過的還保持綠色的香菜吃下去,效果更好。
2、蜂蜜拌花生油可治療胃病
作用:蜂蜜有消炎、愈合創傷、增強消化系統功能及滋補作用,它可調節胃腸功能,對胃和十二指腸潰瘍、胃穿孔、消化不良及慢性胃炎等疾病均有療效。
方法:将蜂蜜0.5千克倒入碗中,用鍋将125-150克花生油(豆油亦可)燒開,以沫消失為止,然後将油倒入盛有蜂蜜的碗中,攪拌均勻,在飯前20-30分鐘服用一羹匙,早晚各一次,病重者中午可增加一次。
3、治胃病可用溫水送服雞蛋殼粉
方法:取3個雞蛋洗淨,打開後留殼在爐邊烘幹,研細粉末備用,發病時内服,一次服完,溫汗水送服即可。
4、煮蘿蔔汁可緩解胃病症狀
方法:胃病發作時,可将蘿蔔洗淨切碎,煮成水放點糖趁熱喝,即可緩解症狀。
5、紅棗泡飲可有效治胃病
将大紅棗洗淨,炒到外皮微黑,以不焦糊為準。把炒好的棗掰開,放杯子裡用開水沖泡,一次放三四個,可加适量糖,顔色變後即可,當茶飲用。此法對老胃病也有獨特的療效。
6、炒食核桃治胃病妙法
方法:取7個核桃,去皮切碎,用鐵鍋小火炒到淡黃色時,放入60克紅糖再炒幾下即可出鍋,趁熱慢慢吃下。每天早晨空腹吃一次,過半小時後才能吃飯、喝水。一連吃12天為一療程,不要中斷,堅持服用有顯著療效。
7、巧用白術和白梁米治療胃病
方法:用1000克溫水将100克白術浸泡兩小明,取汁,用其汁浸泡500克白梁米,待其吸進白術汁後,用微炎炒到外焦裡黃,放涼,研成細粉,每次服20克,每日4次,一般3個月可愈。
8、用酒姜煎荷包蛋可去胃寒
方法:切鮮姜絲、糖備用,先煎兩個雞蛋(荷包蛋煎法),放入姜絲,待姜絲有些黃時,放糖噴上白酒(少許即可),趁熱食用即可。
食療方子
1、木瓜鲩魚尾湯
用料:番木瓜1個,鲩魚尾100克。 制法:木瓜削皮切塊,鲩魚尾入油镬煎片刻,加木瓜及生姜片少許,放适量水,共煮1小時左右。
功用:滋養、消食。對食積不化、胸腹脹滿有輔助療效。 食物功效:番木瓜的木瓜蛋白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對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均有療效。番木瓜的脂肪酶,可分解脂肪成脂肪酸,有利于對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木瓜蛋白酶還能夠促進和調節胰液的分泌,對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療作用。 鲩魚,味甘,性溫。功能暖胃和中、消食化滞。
2、參芪猴頭炖雞
用料:猴頭菌100克,母雞1隻(約750克),黃芪、黨參、大棗各10克,姜片、蔥結、紹酒、清湯、澱粉各适量。
制法:将猴頭菌洗淨去蒂,發脹後将菌内殘水擠壓幹淨,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雞去頭腳,剁方塊,放入炖盅内,加入姜片、蔥結、紹酒、清湯,上放猴頭菌片和浸軟洗淨的黃芪、黨參、大棗,用文火慢慢炖,直至肉熟爛為止,調味即成。 功用:補氣健脾養胃。
食物功效:猴頭菌又名猴頭菇,有助消化及利五髒的功能。适用于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窦炎、胃痛、胃脹及神經衰弱。 母雞益氣養血,健脾胃,療虛損,善補五髒。 黃芪能補氣固表,斂瘡生肌,促進造血,抗潰瘍、抗炎等。 黨參補中益氣,益血生津。 大棗能健胃補血,滋養強壯。
3、砂仁黃芪豬肚
用料:砂仁6克,黃芪20克,豬肚1個。
制法:豬肚洗淨,将砂仁、黃芪裝入豬肚内,加水炖熟,調味食用。 功用:益氣健脾,消食開胃。适用于脾胃虛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于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
食物功效:砂仁能行氣和胃,醒脾,用于胃呆食滞。臨床服用砂仁适量具有促進消化液分泌和增強胃腸蠕動的作用。 豬肚能健脾胃、補虛損。
4、黃芪内金粥
用料:生黃芪12克,生薏米、赤小豆各10克,雞内金粉7克,金橘餅1個,糯米80克。
制法:将生黃芪加水煮20分鐘,取汁,加入薏米、赤小豆、糯米煮成粥,加入雞内金粉即可。 功用:消食和胃。用于脾虛濕滞食停所緻的脘腹脹悶、食欲不振、體困便溏等。
食物功效:黃芪能補氣固表,斂瘡生肌。薏米健脾滲濕,除痹止瀉。赤小豆能利濕退黃,清熱解毒。雞内金消食健脾,能使胃液分泌量及酸度增加,胃的運動機能增加,排空加速。糯米能補中益氣。
5、淮山蜂蜜煎
用料:淮山30克,雞内金9克,蜂蜜15克。
制法:淮山、雞内金水煎取汁,調入蜂蜜,攪勻。日1劑,分兩次溫服。
功用:健脾消食。用于脾胃虛弱,運化不健之食積不化、食欲不振等。 食物功效:淮山能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用于消化不良,小兒厭食症。淮山所含消化酶,能促進蛋白質和澱粉的分解,故有增進食欲的作用。蜂蜜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對創面有收斂、營養和促進愈合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