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湯的熬制是比較好的,因為可以起到很好的補鈣促進骨頭或者骨裂部位愈合的效果,尤其是骨折之後的飲食調理,熬一些骨頭湯是比較合适的,而下面就是具體的做法。
一、原料
扇子骨500克,直通骨1000克,尾脊骨500克,碎骨500克,蔥結1小紮,生姜1小塊,酒50克,清水5公斤。
二、步驟
第一步将骨頭放入溫熱水中,用抹布将骨頭逐根洗清爽,尤其是骨頭縫裡的血沫、雜質,都要抹掉清洗.
第二步将直通骨劈斷,劈開兩片,放入鍋中,加入蔥、姜,然後放入冷水,冷水最好一次性加足.
第三步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根據肉質,可能要撇1-2次),轉小火慢慢加溫炖。
第四步撇去浮沫(根據肉質,可能要撇1-2次)後,轉小火炖,然後倒入酒50K左右。
第五步從營養獲取角度考量,在水燒開後可适量加醋,因為醋能使骨頭裡的磷、鈣溶解到湯内;同時,不要過早放鹽,因為鹽能使肉裡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美。
第六步/炖至2-3小時後出湯,即完成出湯!怎麼樣不錯吧.一般豬肉骨頭湯能連續用,家庭中可煮1-3小時左右,可取用2次,至扇子骨已酥化,骨頭顔色呈灰暗色,湯質鮮味、脂肪營養已用盡為止。顔色:湯清而漂油。
三、注意事項
1.炖骨頭湯(或魚湯),最好是用冷水。因為一般的肉骨頭上總帶有一點肉,如果一開始就往鍋裡倒熱水或開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肉的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得裡層的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裡,隻有一次加足冷水,并慢慢地加溫,蛋白質才能夠充分溶解到湯裡,湯的味道才更鮮美。
2.在水開後加少許醋,使骨頭裡的磷鈣溶解在湯内,這樣炖出來的湯既味道鮮美,又便于腸胃吸收。同時,炖湯不要過早放鹽。因為鹽能使得肉裡含的水份很快地跑出來,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