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友魚一般體長30~50厘米、體重800~1300克,大者可達2米,重5公斤。馬友魚喜栖息于沙底海區,每年于5~6月間向港灣作生殖洄遊,生殖後遊返外海。馬友魚的口大,下位,吻圓鈍、上颌長于下颌,兩颌牙細小成絨毛狀并延伸至颌的外側,隻在口角具唇。
食用馬友魚的注意事項-馬友魚的做法
食用馬友魚的注意事項
不能與寒涼食物同食
馬友魚本性寒涼,最好在食用時避免與一些寒涼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黃瓜等蔬菜,飯後也不應該馬上飲用一些像汽水、冰水、雪糕這樣的冰鎮飲品,還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西瓜、梨等性寒水果,以免導緻身體不适。
不能與啤酒、紅葡萄酒同食
食用馬友魚飲用大量啤酒,會産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尿酸過多,會沉積在關節或軟組織中,從而引起關節和軟組織發炎。
不宜食用馬友魚的人群
出血性疾病患者:血小闆減少、血友并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馬友魚,馬友魚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闆凝集,從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狀。
肝硬化患者:肝髒硬化時機體難以産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闆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馬友魚,會使病情急劇惡化,猶如雪上加霜。
皮膚病患者:皮膚病患者之所以不能吃馬友魚是因為馬友魚中所含的蛋白質在進入人體後,可作為一種過敏原,對機體産生過敏反應,如發癢起塊等,或使原來的皮膚病複發、加重。所以皮膚科醫生視馬友魚為病因之一,要求某些病人禁忌。
馬友魚的營養價值
馬友魚比一般海魚類含有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DHA、牛磺酸和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鐵、磷、鈣都要多,而且不飽和脂肪酸、牛磺酸,具有降低膽固醇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DHA(俗稱腦黃金)是大腦所必需的營養物質,能促進嬰兒大腦細胞發育,提高眼睛的暗适應能力,還可以提高記憶力和思考能力,所以人們說多吃魚的人會聰明。
馬友魚在廣東沿海漁汛期為3~5月份,尤以5月份産量集中。午魚的脂肪含量為10%,比一般的魚類要高出許多,蛋白質的含量也很豐富,有補虛勞、健脾胃的功效,據我國著名藥典《中華本草》上記載,馬友魚還是一味消食化滞藥,捕捉鮮魚除去鱗片及内髒後炖食可治飲食積滞。馬友魚(午魚)的肉質細嫩,是一種良好的食用魚類。這種魚的肉味相當鮮美,而且與衆不同的是這種魚的肉質分層,像千層糕一樣層疊起來,如果腌制之後就會一層層分開,所以制作鹹魚的味道也很好。經過多年的發展,湛江的馬友鹹魚幹現從貨源、制作、儲存、烹調都自成體系。
馬友魚的做法
由于一般用魚煮湯,等到湯汁入味時魚肉已經口感盡失,所以這道菜是采用其他各種小魚先把魚湯熬好,再在湯中加入涼瓜、排骨等料,待湯燒開之後,下入午筍片和其他調料,慢火把魚浸熟即可上桌。此時的午筍潔白細膩,肉質細嫩,味道最鮮甜。
其它吃法:
馬友魚骨頭烹調制作适用于清蒸、紅焖等,也可以用于香煎、冬菜焖。馬友魚魚子腌制之後可以制成名貴食品——魚子醬。馬友魚肉質細嫩,而且分層,像千層糕一樣層疊起來,如果腌制之後就會一層層分開,所以制作鹹魚的味道也很好。
馬友魚原則上屬于中深海魚,喜歡群居。釣魚者通常用路亞釣法,其中亮片的效果比較好,其次是鐵闆。收線時擡起竿尖,中快速收線。或者采用浮釣,釣餌不限,紅蟲,海蝦等,死蝦都可以。馬友魚喜歡群居,喜歡水流和追逐小魚,如果海面平靜,小魚自由的遊來遊去,基本無魚可釣。
馬友魚的簡介
馬友魚是湛江徐聞的一種特産,在廣東湛江徐聞受歡迎度很高的,馬友魚屬馬鲅科,學名四指馬鲅,我國民間俗稱午筍、祭魚和鯉後,湛江人則一般稱之為“午魚”。馬友魚是一種多脂肪的名貴魚類,捕撈的數量不多,市場上較難買到。我國沿海均産之,以南方為多,又以湛江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的馬友魚鮮品和幹品最為著名。
馬友魚一般體長30~50厘米、體重800~1300克,大者可達2米,重5公斤。馬友魚喜栖息于沙底海區,每年于5~6月間向港灣作生殖洄遊,生殖後遊返外海。馬友魚的口大,下位,吻圓鈍、上颌長于下颌,兩颌牙細小成絨毛狀并延伸至颌的外側,隻在口角具唇。體被大而薄的栉鱗,體背部灰褐色,腹部乳白色、背鳍2個,間隔較大;胸鳝位低,下方有4條遊離的絲狀鳍條。其長度約與胸鳍鳍條相等,尾鳍深叉形、背鳍、胸鳍和尾鳍均呈灰色、邊緣淺黑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