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喜歡吃肉,甚至有些朋友喜歡頓頓吃肉。關于肉的種類和做法都是非常多的,那麼大家對于肉的營養價值了解嗎?肉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呢?接下來本文就為大家介紹肉的營養價值有哪些的相關内容,想要了解肉的營養價值有哪些的朋友可以接着往下看哦!
肉類是食用價值很高的食品,包括畜禽類的肌肉、内髒及其制品。畜肉包括豬肉、牛肉和羊肉等;禽肉包括雞肉、鴨肉和鵝肉等。它們不僅能夠提供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和維生素,而且滋味鮮美,營養豐富,容易消化吸收,飽腹作用強,可烹調成多種多樣的菜肴。
肉類營養成分的分布因動物種類、年齡、部位以及肥瘦程度有很大差異。蛋白質含量一般為10—20%,以内髒,如肝髒等含量最高,可達21%以上;其次是瘦肉,含量約17%,其中牛肉較高,可達20.3%;肥肉的含量較低,如肥豬肉僅為2.2%。畜、禽類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基本相同,含有人體需要的各種必需氨基酸,并且含量高,其比例也适合于合成人體蛋白質,生物學價值在74%以上。碳水化物在肉類中含量很低,平均為1—5%,其中内髒器官相對較高。
維生素的含量以動物的内髒,尤其是肝髒為最多,其中不僅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除此之外,動物肝髒内還含有維生素D、葉酸、維生素C、尼克酸和維生素B2等,所以動物肝髒是一種營養極為豐富的食品。肉類的股肉組織中,維生素含量要少得多,但豬肉中B1含量較高,達0.53毫克/百克,約是羊肉或牛肉的7倍左右。
無機鹽總量為0.6—1.1%,一般瘦肉中的含量較肥肉多,而内髒器官又較瘦肉中的多。肉類含鈣量不多,僅為6—13毫克/百克,但磷較多,達100—200毫克/百克。動物肝和腎中含鐵比較豐富,利用率也較高。肉類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接近人體組織的需要,因此其生理價值較高,故稱為完全蛋白質或優質蛋白。在氨基酸組成比例上,苯丙氨酸和蛋氨酸偏低,但賴氨酸較高,因此,也宜與含賴氨酸少的谷類食物搭配使用。
肉類脂肪的組成特點,與豆類和谷類有明顯不同,以飽和脂肪酸居多,由于飽和脂肪酸多,脂肪熔點也較高,因此不易為人體消化吸收。此外,肉類還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因此,對患有冠心、高血壓、肝腎疾病及老年人來說,肉類不是一種理想的食品。但兔肉脂肪含量低,僅0.4%,其中膽固醇也少,且蛋白質含理高,食後不至于使身體發胖。
以上就是關于肉的營養價值有哪些的相關介紹,通過上面的相關介紹之後,我們可以得知,肉的營養價值是比較高的,而不同的肉在營養價值方面都存在着差異,對于愛吃肉的朋友來說,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還是很有必要的哦!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